士籍、官籍的籍簿,大多是用黄纸制成,用以区分士庶、官民。
虽然只是一份民籍籍簿,却也是无数僮仆、奴人梦寐以求的身份象征。
梁广苦苦渴求的录籍,也正是手中这一份轻飘飘的木扎。
可惜仔细一看,木扎上刻录的信息根本不是他。
“邓才,十六岁,武都郡(甘肃陇南)河池县氐人。
户主邓志,居长为兄。
兄弟具为散民。
户等上下,造籍年月为建元十六年......”
木扎背面,还简单记录注籍人“邓才”的体型样貌,完全符合他本人外貌特征!
梁广心中一惊,这是一份专门为他所制的假户籍!
所谓散民,便是指普通编户百姓。
秦国沿袭魏晋制度,按照户等划分征收租调。
户等划分为九等,“上下”为第三等,已属于富户阶层。
李方赶紧捧着手中木扎查看:
“邓志,十九岁,武都郡河池县氐人,散民,为本户户主,弟邓才......”
果然,李方手中木扎记录的身形样貌,也和他本人基本符合。
二人相视震惊!
按照两份假户籍记载,他二人成了武都郡河池县,一户姓邓的氐人兄弟!
李方是兄长邓志,为户主。
梁广是弟弟邓才,为家属。
“韦君,这是何意?”李方急忙问。
梁广也紧盯着韦洵。
“呵呵,少安毋躁,且听我解释。”
韦洵淡笑,“汝等可知,天王下旨征募羽林郎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