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还打算写一篇关于古代【邮递员】的故事,灵感来自于杜牧的诗: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古代交通不便,究竟是怎么讲荔枝从千里之外的岭南运送到长安的,我觉得里面有故事可讲。”
旁白:“在节目播出之前,制作组已经得到消息,程同学的两篇文章,已经分别在《收获》和《人民文学》三月刊上发表了。”
戴锦华再次回头,这次表情由衷地惊讶。
整集纪录片四十多分钟,展现了程野去上海参加比赛,并且获得奖项的整个过程。
这个比赛戴锦华也听说过,毕竟北大现在也是这个比赛的几所合作学校之一,去年就招了个获奖者陈佳勇,今年估计还要招一个。
只不过这个事情一直是曹文轩在参与的,她不怎么热衷。今年的人选好像内部也定下来了,是个叫怀沙的湖南学生。
倒也不是因为他的文章公认最好,文无第一,这种事很主观,只不过他的文风的确很受曹文轩个人赞赏,而且他的在校成绩也是几乎所有选手中最好的,最接近北大的录取分数线的。
戴锦华有些坐不住了。
她现在想求证一下节目里说的是不是真的,十七岁能同时在《收获》和《人民文学》上发表文章,这可不是一般般的有天赋啊。
而且,她心里还有怀疑,这是不是哪里的子弟?让这两本期刊网开一面了。虽然《收获》的收稿标准一向严苛,一直秉承着只看作品不看作者的原则,但这种事情也说不好的。
戴锦华也不是傻子,她不可能只听人家冠冕堂皇的说辞。
她没有买这期的两本杂志,于是直接出门,找了家还没关门的报刊亭,买了两本杂志。
她一口气看完这两篇文章,深吸了口气。
我的天。
虽然这两篇文章都没发表完,还有下文,但是光从已有的文本来看,这毫无疑问是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