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兵力众多,船队至少会有大小舟船数百艘,主要以漕运用的遮洋船和浅船为主,还有大量只能运载数十号人的小型渔船,这些船只同时航行起来并不能将这三十六里的空间全部占用。
也就是说,他们无法同时对船队动手,一旦开战,前后相隔甚远,无法及时取得联络,万一其中一方被击溃,清军很快就会集中力量对付另外一方。
弊端很大,好处也很多,这一段航程没有其他水道能够离开,只要第一波攻击成功,将清军前后截断,就能将所有清军都歼灭在这里。
这与苏言一开始只是选择消灭清军一半兵力的想法更大胆。
一番沉思后,苏言最终还是决定采纳黄蜚的提议,他回信给后者告之他自己的决定,并为此做出新的部署。
苏言先是派人前往常熟,命卓文义率领威武镇沿望虞河南下,沿途征用渔船,筹备大量火药与易燃物,务必在他率领大军抵达之前夺取月城,并将渔船改造成火烧船提前藏在望虞河沿岸的芦苇里。
随后,他命夏完淳返回松江,邀请沈犹龙、陈子龙等来到苏州议事,并要求松江义师一同随行。
事关抗清大业,沈犹龙虽然对苏言瞒着自己与陈子龙等人接触有些不满,但还是第一时间动身,与陈子龙二人先行来到苏州。
沈犹龙是万历四十四年的进士,曾经官至兵部右侍郎兼右都御史,总督两广军务,如今已过了耳顺之年,白发苍苍但仍然心系抗清大业。
在见到二人后,苏言没有提及自己与陈子龙私下见面的事情,以热情的态度迎接沈犹龙的到来。
沈犹龙见他态度热情,言语恭敬,也就暂时放下了心中的不快,在苏言的邀请下进入都督府内。
几人没有过多客套,一落座,苏言就开门见山地将自己请他们前来的原因和盘托出,得知苏言已经与黄蜚商议好了接下来的作战计划,二人相互对视一眼,脸上的表情都让人看不出什么。
随即,陈子龙语气快速地说道:“苏都督既然已经做好了应对之策,我等自然全力配合,只是我松江振武军疏于训练,军械匮乏,与北虏野战恐怕无法提供多少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