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称王(1 / 2)

汉末战国 虞溪泽 1023 字 19天前

正旦大朝会就这般匆匆结束。

接下来才是今日的重头戏,称王大典。

一旦称王,便意味着梁国正式与旧汉切割。届时,梁国境内定然会有一番动乱,毕竟大汉朝养士四百年,多多少少还是会有些遗老遗少。

但既然已经另起炉灶,晚切割不如早切割。

午时三刻,徐泽身着青色蟒袍,头戴九旒冠,登上了长安东门外的高台。

台下人头涌动,放眼望去,也皆是青色的袍服。

梁国按照五经博士的解读,五德属木,尚青色。

为了这个称王大典,制衣署愣是赶制了一大批青色袍服与旗帜。

而按照五德相生的理论,在梁国,旧汉从火德又变回了土德,雒阳,也在梁国的各种文书上变成了洛阳。

秦朝水德,汉朝土德,大梁虽未一统天下,但占下木德,按照五行相克的理解,土克水,木克土,自然就合情合理。

徐泽虽然对于五行五德不感冒,但这个时代上至公卿下至庶民皆信这个,无奈之下,也只好听之任之了。梁国上下皆知梁侯不信谶纬,梁国境内鲜有人搞谶纬,已经算是给足了梁侯尊重了。

随着台下的鼓乐响起,徐泽捧起祭文,开始祭天仪式。

“梁王泽敢用玄牡昭告于皇皇后帝:汉历世二十有四,践年四百载,四海困穷,三纲不立,五纬错行,灵祥并见,推术数者,虑之古道,咸以为天之历数,运终兹世……唯尔有神,尚飨永吉,兆民之望,祚于有梁世享。”

此祭文俨然一副以梁代汉的姿态,梁国上下之心,昭然若揭。

而在同样的时间,冀州邺城,扬州寿春,冀侯袁绍与吴侯孙坚也在进行着与徐泽同样的称王仪式。

但与梁国有区别的是,冀国与吴国采用的是五德相生理论,沿用了旧汉火德的旧俗。

为此,冀国改名魏国,冀侯袁绍称王后称魏王,吴侯称王后仍旧沿用吴为国号。

不论是魏还是吴,皆是土德,火生土,显然魏吴两国也是将自己代汉之心昭告天下。

至于燕王公孙瓒,称王不过是为了对抗同处幽州的代王刘虞,本身文士也稀缺,自然不会在意五行五德这种虚幻之说。甚至于代汉,公孙瓒也没有想那么多。时逢战国乱世,能够安居一隅称王,独霸东北,这对于本身野心不大的公孙瓒而言已经足够了。

徐侯陶谦就更不用说了,六十七岁的高龄,过一把王侯瘾已属死而无憾,哪里有什么闲情管五行五德。两子皆不成器,陶谦也不指望自己儿子能够继承家业。改国号为淮,更是为了突破徐州的地域限制,招揽整个淮地豪杰前来效力。毕竟陶谦自己也不清楚还能活个几年,能够引来一些外来势力来保住两个儿子性命,总比自己一死两子紧随其后要强。

可惜这一世,刘备、吕布皆困居河内,偌大徐州竟无人接手。

淮王摇摇欲坠的身躯,令徐州上下皆心惊胆颤,生怕淮王直接从高台上坠落。

好在,淮王陶谦终究撑到了大典结束。

……

徐泽长舒了一口气,大典终于结束了。

称王典礼一举一动皆要按照典章来进行,一番繁杂的仪式下来,竟生生从正午持续到了黄昏才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