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研讨会(2 / 2)

文豪1983 小时光恋曲 542 字 3个月前

只能说一句,妙!

这篇稿子在《红岩》杂志的编辑室传开,不少人想见见这个余老师是何方神圣。

“他肯定是笔名,谁会叫这个名字呢?像是搞数学的。”

“岁数不小了,至少也得是个中年人,一些提点、感悟,不是年轻人想得到的。”

“这人以小见大,写的是爱情故事,说的却是现下的社会……无所事事的人那么多,都没有工作,怎么能不生事呢?”

正好,黄兴邦得知马识途本人回家探亲,顺道路过渝省《红岩》编辑部去蓉城(他本人已在蓉城定居),于是给他看了这位余切的作品。

马识途的评价很高。

如果说,八十年代的许多作品存在可读性不强,过于发散的问题,马识途本人的作品却很少存在,他较早的让读者感受到阅读的快乐,即便不是文学爱好者,只是爱看小说打发时间,也能觉得他的文有意思。

实在是难得。

作为“蜀中五老”之一,在世的文学大家,马识途不仅仍然保持了创作力,而且现实中也颇为风趣、乐观,对人和善,考虑到他过去的遭遇,以及如今在文坛的地位,那就更是难得了。

那么,马识途如何评价“余切”这位作者?

他说,了不得的不是他写的这个故事,而是他的文学是为读者服务的,以读者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