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平八年,七月初二。
皇宫,两仪殿内。
盛平帝已过不惑之年,眼眸细长,面瘦颐尖。
此时正坐于龙椅之上,翻看着眼前奏折。
早朝从卯时开始,持续了近一个时辰。
此时,一位年轻官员走出朝列,上前道:“陛下,南楚使臣三日前从江陵出发,沿江北上,预计最迟三日就能抵达京都!”
盛平帝放下手中奏折,问道:“于爱卿何在?”
“陛下,臣在!”
“鸿胪寺负责南楚使臣一行人的接待工作,凡事都要安排妥当,切记诸事合礼合规。”
“是,陛下。”
鸿胪寺卿于寿森退回朝列当中。
“陛下,南楚使臣此次前来京都的目的,想必各位袍泽也都清楚,为的就是和亲。”
说话的是一位头须灰白的老者,“在我大梁周临三国中,目前南楚国力最强,而且南楚和东齐交战多年,东齐边境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因此臣以为南楚主动和亲,并非坏事。”
大梁建国之初,逐东齐,退北疆,唯有南楚国力衰弱,未曾与大梁发生过战事。
而大梁近些年重文轻武,发展畸形,国力早已被南楚超过,再加上南楚常年征战,军队战斗力今非昔比,没有一个国家愿意与之为敌。
白须老者姓齐名平章,乃大梁太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