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在濡须,与操隔江相拒月余,不能取胜,曹操也无法渡过长江。
张昭,顾雍上书道:
“曹操势大,不可力取;若与久战,大损士卒:不若求和安民为上。”
孙权从其言,令步骘往曹营求和,许称臣并年纳岁贡。
曹操本来准备船只停当,想要渡长江一战。
因为前有赤壁之败,曹操对水战并没有什么把握,有些犹豫不决,骑虎难下。
曹操想要渡江打下一个城池,并站稳脚跟,难度可不小。
见到孙权主动称臣求和,曹操以胜利者的姿态退兵,也是可以接受的,但也提出了两个并不太苛刻的条件:
“一是要孙权先撤人马,曹军然后班师;二是如果曹操在荆州与刘备开战,孙权必须出兵响应曹操。”
步骘回覆孙权,先撤军倒没有什么,但出兵荆州响应曹操攻击刘备,如此明目张胆背盟,孙权也不敢答应。
双方谋士讨价还价,最后达成一致协议,孙权答应在曹操军在荆州处于危急的情况下,可以出兵相助。
但这个条款需要保密,一旦曹操有意泄露,则盟约自动作废,孙权也不会承认和守约。
孙权首先退兵,只留蒋钦、周泰守濡须口,大军上船回归秣陵。
曹操仍然让张辽屯兵合淝,班师回许昌。
回到许昌,曹操有平定汉中的大功,又逼得江东孙权俯首称臣,此等功劳,必须赏赐。
文武众官旧事重提,皆议立曹操为魏王。
有了荀彧、荀攸叔侄的前车之鉴,朝中再无人敢出言反对。
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夏五月,群臣表奏献帝,颂魏公曹操功德,极天际地,伊、周莫及,宜进爵为王。
汉献帝无力阻止,即令钟繇草诏,册立曹操为魏王。
曹操假意上书三辞,献帝诏三报不许,操乃拜命受魏王之爵,冕十二旒,乘金根车,驾六马,用天子车服銮仪,出警入跸,于邺郡盖魏王宫,议立世子。
曹操长子曹昂,因征张绣时死于宛城。次子曹丕,三子曹彰,四子曹植。
四子曹植,字子建,极聪明,举笔成章,曹操欲立之为后嗣。
长子曹丕,恐不得立,乃问计于中大夫贾诩,贾诩献计,教如此如此。
自此以后,但凡操出征,诸子送行,曹植乃称述功德,言成章;惟曹丕辞父,并不说话,只是流涕而拜,左右皆感伤。
于是,曹操怀疑曹植乖巧,而诚心不及曹丕。
曹丕又使人买嘱曹操近侍,不经意给曹丕说好话。
曹操本来有些踌躇不定,乃问贾诩道:
“孤欲立后嗣,当立谁?”
贾诩沉思不语,曹操问其故,贾诩这才抬头致歉,并回答道:
“刚才正有所思,故没有及时回答丞相所问。”
曹操知道贾诩必有深意,就问道:
“何所思?”
贾诩回答:
“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也。”
曹操大笑,知贾诩之意,遂下定决心,立长不立幼,以曹丕为王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