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做样(2 / 2)

明月堡 湛泉 1357 字 3个月前

老汉接着道:“今年大旱,坐果之时没见雨,开园又晚了节令,西瓜个头又小,长相又难看。俺也不图别的,只想多少变点钱,好教全家老小挨过这年景。哪料到,时不时地遭贼惦记着,接连二三地被偷。要是不经世的娃们也就算了,偏偏是你的窑工!今日这个来作害,明日那个来作害。总算老天有眼,今日被俺们抓了个正着。要不是人赃俱获,也不敢在太岁爷头上动土。冤有头,债有主。你既是斛家的管事,我就跟你讨要公道。”

税务局长咋咋呼呼地拉偏架:“你这老汉也是!既抓了现行,就该报官府。该如何处置,那是官府的事,与东家有甚干系?难道是东家叫他偷的不成?”

老汉不吃他这一套,火气又上来了:“话说得恁地便宜!我岂不知衙门是朝哪开的!他是你窑里的人,他惹的事就该你管。你是这里的头,你说,你说咋办?”猛地便站起来,头牵着身子“腾腾地”冲向张振汉。张振汉紧退几步,又伸出双手将他扶稳,笑着劝道:

“老哥,你是受苦人,他也是受苦人,我虽管着点事,也还是受苦人,咱们有甚话不能好好说!他偷你的瓜,是他的不对,该怎么赔就怎么赔。”

老汉气呼呼地说:“你说该咋赔?你说该咋赔?”

税务局长又打圆场:“你这老汉,俗话说得饶人处且饶人。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差不多也就是了,莫非还要靠这发家致富不成?你说个数,他若觉得可以,此事便结了。”

老汉理直气壮地道:“这前前后后丢了兀第些。不是他偷的,也是他偷的。”

瘦后生本来自知理亏,人家打他骂他奚落他,他都认了,然而要将所有损失都算在他头上,他哪里肯受!他既想抽自己好吃的嘴巴,又怕被讹诈,争辩道:

“叔家,这事是俺不对。俺路过你地边,口渴得难受,一时没德行,进去拿了两个吃。我拿了你多少,给你钱就是了。你总不能把所有屎盆子都扣到俺头上吧,再说——”

老汉气呼呼地打断他,转圈儿向众人说:“你们听,你们听!他说得多美!明明偷人家的,还说什么拿!你以为是你家里院里,你想拿甚就拿甚?没天理了!”

瘦后生不服气,挺胸抬头盯着那老汉说:“就算是偷。俺吃了两个,算上地里踩烂的一个,也不过十几斤。赔你就赔你,凭甚让俺全赔?”

“逮住一次,便是百次。”

旁边俩壮汉怒了,挥舞拳头,动手要打人。瘦后生不甘示弱,咬牙切齿。看看要打起来,振汉上前,将他们分开,又掉头训斥那瘦后生,不许他再说话。一旁的斛明玉忍不住,指着其中一壮汉道:

“你们怎地尽说自家的理,你来窑口偷过炭,也有当初的证人在。你来得正好,大家各算各账,看谁赔得起赔不起。”

被指厾的壮汉登时脸红,气急败坏地道:

“你胡说。我几曾来过你家窑口?几曾偷过你家炭?”

另一壮汉也反驳道:“捉奸在床,捉贼见赃。就凭你们瞎说海道,能把白的说成黑的?”

正在这关节,魏拐子到了。

魏拐子从侯有德家里出来,时候尚早,又没别的去处,忽想这段时间以来,与郭承琪和斛家关系绷得紧紧的,迟早得设法缓和一下,既然已来到泥潭镇,不如顺便到斛家窑口转转,表达表达关照的意思。赶得好不如赶得巧。他来到窑口,不迟不早,遇到了这事。

魏拐子喝开条道走上前来,问清缘由,要带那老汉、瘦后生和被指证的壮汉到局里。张振汉跟那老汉商量,不过是几颗西瓜的鸡毛事,何必再去对簿公堂,大家都是受苦人,也都不容易,还是私了了罢。老汉早知道魏拐子的名声,怕局子好进不好出,不敢再闹,要了二十斤西瓜的钱,带着两个壮汉去了。张振汉斥责过瘦后生,吩咐存谊带几个窑工去西瓜园,买一车西瓜回来,大伙儿愿意咋吃咋吃。

了了这事,张振汉请税务局长、魏拐子吃饭。吃完饭送走客人,张振汉回去结账,店小二却说已经结过了。这回可是日头爷从西边出来了!魏局长在这里吃过无数次,总算自己结了一回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