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夫概回吴自称王 越国趁机打吴国(1 / 2)

1

夫概与秦军交锋两次,几乎是打了个平手,但还是吃亏的。楚秦联军咬住吴军不放,战事十分吃紧。这天,秦军又打了个胜仗,夫概觉得老是这样不行,他见秦军得意洋洋样,怒不可遏,当夜亲率一队精兵,绕道到了秦军后方,把秦军的辎重全烧了,等秦军赶去救援,贪功的夫概又来了个半途伏击,杀得秦军损失惨重,溃不成军。但秦军很快组织起反攻,把夫慨的军队堵在了方城,这方城原来就是吴军守的,易守难攻。

夫概本想乘胜追击,却没想到秦军如此顽强,不仅迅速组织了反击,还将自己的军队困在了方城。他意识到自己可能陷入了困境,但作为一名有经验的将领,他并没有惊慌失措。相反,他开始冷静地思考如何应对眼前的局面。

夫概深知方城的地势险要,且城中物资充足,是一座易守难攻的城池。如果能够坚守这座城池,或许还有转机。于是,他下令全军加强防御工事,准备迎接秦军的进攻。同时,他也积极寻求外部支援,希望能得到其他吴军部队的援助。

而另一边,秦军虽然取得了胜利,但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他们深知夫概的厉害,如果不能尽快消灭他的军队,将会对整个战局产生重大影响。因此,秦军决定全力以赴攻打方城,试图一举消灭夫概的军队。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攻防战。秦军不断发起攻击,试图攻破方城的防线;而夫概则率领吴军拼死抵抗,利用城池的优势给秦军造成了巨大的伤亡。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吴军的补给逐渐减少,士气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夫概知道,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必须寻找新的出路。

就在这时,夫概收到了一个消息:阖闾正在支援的路上。这个消息让夫概喜出望外,他立刻派遣人前往阖闾处,请求他尽快前来支援。与此同时,他继续带领吴军坚守方城,等待着阖闾的到来。

然而,楚秦联军死死地扼守在阖闾军队要走的隘口,让阖闾军队无计可施。夫概在方城经过长时间的艰苦战斗和等待,始终没能等到阖闾率领的支援大军赶。此时,秦军已经疲惫不堪,而吴军则因为阖闾的到来而士气大振。夫概天性好战,又对秦军发起了的攻击。最终,在阖闾和夫概的共同努力下,秦军被彻底击败,夫概成功解围。这场战役使得夫概声名大噪,成为了吴国的英雄。

方城的战略地位太重要了,阖闾给夫概补充了兵源,仍然让夫概留守方城。可就在阖闾率军离开不久,秦军又来攻打方城了,这一次秦军偷袭,打了个夫概措手不及,夫概只带了一部分兵将领逃出了方城,这次失败完全是夫概麻痹大意造成的,如果回郢都则要受军法处罚,夫概干脆回国了,他趁趁阖闾不在国内,便自个称王了。

2

阖闾仍然留在郢都,尽管楚秦联军无法轻易击败吴军,但他们还是成功地攻占了唐国,并将其攻陷。与此同时,蔡国也陷入了楚秦联军的围困之中,形势变得十分危急。

在这段时间里,发生了一件令人瞩目的事情,那就是子西通过秘密渠道和公子胜见了面。他们之间有着特殊的关系——叔侄,子西对于太子健的不幸遭遇深感同情。然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却是楚平王。尽管楚昭王的继位是楚平王临终前所定,但如今事实已经如此,无法改变。如果公子胜试图借助外部势力登上王位,不仅在楚国民意中是不合法的,还会导致楚国陷入内战的混乱局面。因此,子西劝告公子胜认清现实,劝说吴军撤退,并承诺在事后给予公子胜相应的地位。公子胜提出了一个条件,希望子西帮助他攻打郑国,以报太子健之仇。子西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这个请求,但同时也向公子胜强调,作为楚国王室成员,他绝不能被吴国利用,以免背负千古骂名。

就这样,一个君子协议,在子西和公子胜之间默认了。

公子胜因为得到令尹加叔叔的认可而感到高兴,但他深知自己的处境,不再像以前那样积极地想要成为楚王。毕竟,他已经在楚国恢复了身份,现在他心中所想的只有一件事——攻打郑国,为他的父亲太子健报仇雪恨。

公子胜知道,如果他继续坚持追求王位,可能会引起更多的麻烦和争端。而且,他对楚国的政治局势有着清晰的认识,明白自己并非最合适的人选。因此,他决定将精力集中在实现个人目标上,那就是攻打郑国,为父报仇。

虽然他没有公开表达自己的意图,但他内心深处的决心却愈发坚定。对于公子胜来说,这个君子协议不仅意味着与子西达成共识,更是一种承诺和责任。他要向楚国人民证明,尽管他不能成为国王,但他仍然有能力保护国家的利益,为父报仇。

公子胜知道,要实现这个目标并不容易。攻打郑国需要充分的准备、强大的军事力量以及广泛的支持。但他相信,只要他坚持不懈,努力奋斗,总有一天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

与此同时,子西也在默默地观察着公子胜的一举一动。他知道公子胜的心思,也理解他的感受。作为令尹,他必须权衡各方利益,确保楚国的稳定和发展。然而,他也希望公子胜能够正视历史、正确对待过去发生过的事情,毕竟他父亲的死与其他人无关,只能怪自己。当初秦王好意收留他们父子俩,并允许他们在郑国避难,但没想到他们居然忘恩负义,想联合其他国家一起来攻打郑国。这种行为实在令人不齿,最终导致了他父亲被杀。这是任何一个有头脑的君主都不会容忍的。因此,公子胜应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反思历史教训,而不是一味地怪罪他人。只有这样,他才能真正成长和进步。

在这个过程中,公子胜以为是子西的真诚和善意。他感激子西的帮助,也更加坚信他们之间的君子协议。尽管他的目标仍然是攻打郑国,但他开始逐渐接受现实,学会与子西合作,共同推动楚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