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酒店里进来几个人,为首的那人对那个头讲:“沈浪,给我把乡民叫走,否则休怪我不客气。”
沈浪道:“余乡管,你既然管不了事,就让管事的人来管,别蹲着茅坑不拉屎。乡民的利益必须得到保护,否则这事没完。今天伯大人别想离开西山。”
余乡管怒了,说:“沈浪,别给脸不要脸,我命令你马上把乡民带走,否则我就先把你给抓了,别敬酒不吃吃罚酒。”沈浪一点也不买账,说:“你敢!我沈浪带领乡民为自身利益维,没有什么不可以,你若敢硬来,我们也不是好欺负的!”
余乡管见沈浪如此强硬,顿时火冒三丈,立刻对着身边的随从喊道:“你们还愣着干什么?赶快给我把这个沈浪绑了!”他的话音刚落,那两名随从就毫不犹豫地朝着沈浪扑了过去,想要将他制服。然而,沈浪作为西山一带的大户人家,自然也有自己的保镖相随。眼见主人受到威胁,保镖们立刻拔剑相向,准备保护沈浪的安全。
余乡管见状,心中的怒火愈发旺盛。他猛地抽出腰间的佩剑,身形一闪,以极快的速度冲向其中一名保镖。只见他手中的剑如闪电般划过空气,瞬间击中了保镖的要害部位。保镖闷哼一声,身体晃了晃,便倒在了地上。其余保镖大惊失色,但他们并没有退缩,反而纷纷拔出武器,严阵以待。
此时,沈浪的眼中闪烁着愤怒的火花。他不再犹豫,迅速从腰间抽出长剑,与余乡管展开了激烈的搏斗。两人你来我往,剑影交错,一时间难分胜负。沈浪虽然剑术精湛,但余乡管毕竟是官场中人,身手也颇为不凡。双方互不相让,都想在这场战斗中占据上风。
两人从酒店打到外面,引起了周围乡民的注意和围观。许多乡民都带着佩剑,他们迅速地将余乡管包围起来。
余乡管意识到自己寡不敌众,形势对他不利,好汉不吃眼前亏,于是他放下手中的剑,有些畏惧地说道:“好!我这就去把伯大人请下来,大家有话好好说,千万不要乱来。”
余乡管深知自己已经陷入了困境,但他仍试图保持冷静,并希望通过与伯大人的沟通来解决问题。然而,他心中也明白,这次冲突可能会给他带来麻烦。与此同时,乡民们的目光紧盯着余乡管,等待着接下来的发展。
此时的气氛紧张而又充满火药味,仿佛一触即发。而余乡管则必须面对这些乡民的压力,同时想办法化解这场危机。
3
范蠡和宋中也来到外面,他们一边观察一边询问身边的乡民,“老乡,究竟发生了什么事?”那老乡望了望范蠡,很神秘地说:“会冒火的妖石,打剑的。王上封了山,可我们的果树、茶叶收入得补偿,把我们赶出山时说得很好的,按最好年成给钱,我们搬了,于乡管却说朝廷变卦了,按乡当年的收成补贴,丰年多得歉年少得。这王上的话怎么可不算数?所以乡民们要造反。”
原来,西山沈家湾山上发现了一种奇特的石头,被称为“妖石”,据说可以用来打造锋利的宝剑。吴王得知后,立刻下令封锁山区,并承诺给当地居民一定的补偿,让他们搬出山区。然而,当居民们按照约定搬走后,乡官却告诉他们,朝廷改变了主意,只愿意按照当年的实际收成给予补贴。这样一来,丰收的时候得到的补贴较多,但歉收的年份则只能得到很少的钱。这种变化引起了民众的不满,他们觉得自己受到了欺骗。
而更糟糕的是,原本说好朝廷将派遣伯嚭大人前来解释情况,但当伯嚭看到码头上聚集了如此众多的乡民后,竟然拒绝下船。
本来余乡管打算用强硬手段迫使乡民们后退的,但没想到乡民们的反应如此激烈,他也不敢贸然行事,于是便决定上船请伯嚭下来向乡民解释一下。伯嚭无奈之下,只能硬着头皮下船,其实乡民们的要求他心里都清楚,所以他在船上的时候就已经写好了解决方案,并将其命名为“公告”。他先当着乡民们的面将这份公告朗读了一遍,随后又吩咐余乡管将其张贴在墙上。然而,这些乡民大多都是些不认识字的老实人,他们根本看不懂这公告到底写了些什么。这时,之前曾告诉过范蠡关于妖石事情的那位老乡开口请求范蠡帮忙念给他听。范蠡原本并不想在众人面前露脸,但想到刚才这位老乡热心地告诉了他有关妖石的事情,如果现在拒绝对方实在有些不好意思。于是,他走上前去准备念给这位老乡听。可是,还没等他开始念,一旁的余乡管就注意到了他,连忙问道:“你是什么人?”
范蠡微微一笑,抱拳道:“在下只是一位普通的过客,路经此地,恰巧遇到此事。”余乡管上下打量着范蠡,眼中闪过一丝怀疑。他总觉得这个年轻人有些不寻常,但又说不出具体哪里不对劲。伯嚭见状,咳嗽了一声,说道:“无妨,就让这位公子念吧。”范蠡点点头,接过公告,大声念了出来。乡民们听完之后,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有的人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而有的人则依然显得有些不满。沈浪走到范蠡身边,感激地说道:“多谢公子相助。不过,这份公告虽然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但对于我们来说,还是不够公平。”范蠡看了看沈浪,又看了看其他乡民,心中暗叹。他明白,这些乡民们的生活并不容易,他们需要更多的保障和支持。他转身对伯嚭说道:“大人,乡民们的诉求并不过分。他们只是希望能够得到应有的补偿,过上安稳的生活。希望大人能够多多考虑他们的处境。”伯嚭脸色微沉,他当然知道乡民们的困难,但朝廷的规定也不是他能够轻易改变的。他沉思片刻,说道:“这件事情我会回去上报王上,一定会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复。”乡民们听了,纷纷鼓掌叫好。范蠡看着这一幕,心中也稍稍松了口气。他知道,这件事情暂时算是平息了下来,但未来还需要更多的努力和关注。
然而,当范蠡开口说话时,他的口音里却明显带着楚国人的腔调,这一点立刻引起了伯嚭的注意。他不禁好奇地问道:“我听你的口音似乎带有楚国的味道,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如此呢?”范蠡点了点头,坦然承认道:“确实如此,大人。”伯嚭听到这里,眼神中闪过一丝疑惑,但还是忍不住继续追问下去:“那你是楚国人吗?怎么会到吴国来呢?”就在这时,宋中突然走上前来,向伯嚭行了一礼,然后说道:“大人,您看,老大那边已经在催我们开船了,时间紧迫啊!”说完,他便急忙拉起范蠡的手,催促他赶紧上船离开。
范蠡和宋中刚走不远,后面就伟来余乡管的“站住”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