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报仇雪恨杀战犯 千人石上再染血(1 / 2)

1

公元前496年,勾践即位,同年,吴王阖闾兴师伐越,越王勾践用死囚排成三列走到吴军阵前,高呼口号自刎身亡,吴军只顾观看这种奇怪的现象而放松防备,越军趁势突袭,在姑苏大败吴军,阖闾被越国大夫灵姑浮斩落脚趾,重伤而死。

打败越国后,夫差班师回朝,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拿灵姑浮等人开刀祭父。这一天,阖闾的陵墓——虎丘山又人山人海,大家都想看看这个当年砍伤阖闾脚趾而导致阖闾伤口感染“七日风”一命呜呼的灵姑浮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灵姑浮的伤是很严重的,他在削伤阖闾脚趾时自己先是被夫的马蹄踢中头部,接着又被夫差一剑刺中胸口。他同样发生了感染,但控制住了。问题是他的头上,头痛,神志不清从现在的话讲应该是颅内血肿。颅内血肿,是指颅内同一部位,或不同部位形成两个以上血肿,病变为脑实质出血形成的血肿,呈急性进展,多数与外伤有关。典型症状有意识障碍、瞳孔改变、肢体力量减弱,严重者会出现压疮、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影响患者的健康。在现代医学,出血小,可让其自行吸收。出血量大,可以手术清除。古代只有保守治疗,对于出血量大的也是如此,所以他的伤一直没好。此次被当作俘虏送往吴国,他手底下的人对此坚决反对,并险些与押送的士兵产生冲突。然而,正是他亲自出手制止了部下的过激行为,毅然决然地跟随押送队伍前往吴国。

灵姑浮虽身负重伤,且双手双脚都被枷锁紧紧拷着,但依旧可以从他身上看到昔日威风凛凛的大将军模样。他的眼神坚定而锐利,仿佛燃烧着不屈的斗志;他的身姿挺拔,即使身受束缚也无法掩盖其威严与气度。尽管身处困境,他仍然保持着将军的风范和尊严,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勾践获夫差批准,给灵姑浮等人吃“最后的一餐\",即俗话说的死囚犯在临刑前一般任其选择的一顿饭--断头饭。这一方面算是人类在处死同类时表现出的某种文明,一方面还有某种迷信和宽恕的成分:死囚犯接受了最后一餐与执行方达成媾和,死后不会变成怨鬼与执行人作对;也表示死囚犯在某种意义上最终接受了对自己的惩罚,也会使执行的过程更为平静。

勾践手端着一碗酒,走到灵姑浮面前,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声音哽咽地说:“将军,勾践对不起你,是勾践无能,才让你在异国他乡再身首异处。”说完,勾践将手中的酒碗递给了灵姑浮。

灵姑浮没有说话,他只是默默地接过了酒碗,然后一饮而尽。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坚定和决绝,仿佛已经做好了赴死的准备。

勾践看着灵姑浮喝完酒,心中充满了悲痛和自责。他知道,这些将士们都是为了越国而战,他们的牺牲是为了国家的利益。然而,现在却要眼睁睁地看着他们被处死,这让勾践感到无比的痛苦和无奈。

灵姑浮放下酒碗,用手擦了擦嘴角,然后静静地看着勾践。他的脸上没有丝毫的恐惧和怨恨,只有一种淡淡的微笑。他似乎在用这种方式告诉勾践,他并不后悔自己的决定,他愿意为了越国付出一切。

勾践紧紧地握住了灵姑浮的手,眼中闪烁着泪光。他想要说些什么,但却又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的心情。此刻,语言显得如此苍白无力,无法表达他内心深处的悲痛和感激之情。

夫差对灵姑浮的施刑简直残忍到了极点!只见那刽子手持着锋利的刀刃,一步步逼近被绑在柱子上的灵姑浮。他眼中闪烁着冷酷无情的光芒,仿佛要把所有的愤怒都发泄在这个可怜的人身上。

随着一声惨叫,刽子手毫不犹豫地举起刀,向着灵姑浮的腹部狠狠划去。鲜血喷涌而出,染红了地面。灵姑浮痛苦地扭曲着身体,但他仍然坚强地忍受着这无尽的折磨。

接下来,刽子手毫不留情地用手掏出了灵姑浮的内脏,那颗跳动的心脏还带着温热的气息。夫差冷漠地看着这一幕,心中没有丝毫怜悯。最后,刽子手将灵姑浮的心脏小心翼翼地放在祭台上,作为对阖闾的祭品。夫差亲自举行了盛大的祭祀仪式,他站在祭台上,泪流满面地向天地泣告着他多年来征战伐越的艰辛历程。然而,他并没有为自己歌功颂德,只是默默地诉说着自己的心声。

2

随后,夫差转身面对石坎,眼神坚定而冷酷。他的目光仿佛要穿透石坎的灵魂一般,让人不寒而栗。他大声说道:“你号称越国神射手,双臂有开百石之弓之力。寡人在槜李城城下曾口咬你的射箭,今日只要你能如我一样咬下这一箭,寡人便免你一死。”这句话犹如一道惊雷,在众人耳边炸响。众人皆惊,纷纷看向石坎,等待着他的回应。

听到这话,石坎惨然一笑,眼中闪过一丝决然。他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退路,只能坦然面对死亡。他缓缓地说:“受死之人,已不再奢求苟活。但石坎愿意接受这一箭。”说完,他挺直了身子,面对着夫差。他的脸上没有丝毫畏惧,反而透露出一种视死如归的神情。他的眼神坚定,仿佛在告诉夫差,他不会轻易屈服于命运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