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良身世(1 / 1)

既然分区选的是历史,那自然是希望能够考究一些,这里就简单探讨一下马良的身世。

首先,世家最开始是史书五体之一,意为‘王侯开国,子孙世袭’,主要记录天子所封各个诸侯国的兴衰历史,但却也并未严格局限于此,比如秦末农民起义,自封建立张楚政权的陈胜吴广也足以位列其中,并载有《陈涉世家》,以及记载皇后亲族事迹行为的《外戚世家》。

后续世家这个词则逐渐被引申泛用为门第高贵并且世代传续的家族,典型比如唐代的五姓七望,而截至本书所发生的东汉时期,世家的典型代表则应当是:

能一路追溯到三皇五帝的河内司马氏,传承自孔子的鲁国孔氏,传承自荀子的颍川荀氏,楚汉相争时期抢到项羽部分尸首因功封侯并发展为经学传家的弘农杨氏……诸如此类。

而这些典型的世家基本都是在这段历史中举足轻重,不仅有诸如‘几世三公’的高光,史书中更是动辄留名几十乃是上百人。

稍微放宽一些对世家这个概念的范围,襄阳习氏,从刘秀时期起家,正史记录虽是寥寥几人,但却也都明确道出家传,并且从非正史史料之中也能发现许多蛛丝马迹。这样的家族,虽然不是辈出公卿,但却在官场之中经营多年,后辈能够承袭族荫,相比普通人而言,也算是上是高门。

再退一步,庞统从父是荆州士人领袖,评价诸葛连为卧龙,评价庞统为凤雏,评价司马徽为水镜,虽不履朝堂,也未有官位在身,但却在当地极具影响力,能够给晚辈提供便利也勉强能算。

而关于本书主角马良,正史上对其家世背景的记录:【马良字季常,襄阳宜城人也。兄弟五人,并有才名,乡里为之谚曰:“马氏五常,白眉最良。”良眉中有白毛,故以称之】

除此之外,再无一字!

甚至在可靠的史料当中(也即除了清代民国所写的小说之外),这五常也就是五个兄弟里,除了被刘备征辟选拔任用的马良和马谡,其他三人完全没有任何记录,甚至就连名字都未曾流传下来。

在刘表刘琮治下,当权的是蔡瑁、蒯越、韩嵩、王粲、傅巽这些人,即便不要求这所谓‘八大世家’能比得上他们,起码也得被举孝廉或是征辟过吧?

可结果呢?无论是马良还是马谡,出仕的契机是什么?全都是刘备自领荆州牧后的征辟!

这不妥妥是刘备重用的寒门吗?

可以简单类比一下刘备手底下另外一位荆州人,杨仪。

其兄长名为杨虑,是当地有名的贤才,数次被举孝廉,全都被其回绝,一心钻研学问,门徒数百人,十七岁病故。

杨仪自己,在刘琮投降曹操后担任荆州刺史傅群的主簿,随后主动投奔了关羽。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杨仪是襄阳人士,而马良是宜城人,在当时差不多相当于帝都和燕郊的区别。

说杨仪出身世家,还能勉强接受,毕竟他兄长数次被举孝廉,他自己大概率也是征辟为官,在那个颇为讲究门第之见的时代,已经足以说明家族背景不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