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谡正欲畅抒己见,却发现紧邻的兄长马良以酒代墨,在案几上写下了一个‘礼’字。
礼?
兄长的为人马谡自然再是了解不过,绝不会无的放矢,此举必然是在提点自己。
而兄长虽然不像自己这般热衷于人前显圣,但才智却是马谡生平所见之最,不仅常有过人见解,更是能从真假难辨的传闻细微之处料定天下大势。
小时候马谡对此还不屑一顾,觉得是兄长将自己当作小孩逗弄。
可随着马谡不断长大,眼界和人脉不断拓展,就越是证明兄长的料事如神。
也因此,虽然嘴上极不情愿承认兄长的才华远在自己之上,但内心之中却早已对马良形成了近乎无条件的信任。
从小照拂我长大的小兄,岂能害我不成?
没有哪怕一丝一毫的犹豫,马谡当即便抛弃了自己原本的猜测,开始思索礼字背后所代表的含义。
提到礼,马谡最先便想到的是三礼,也即周公所作《周礼》,孔丘所作《仪礼》,以及戴圣编撰《礼记》这三本书,都是儒学之中极为重要的典籍,也是如今每个读书人必然学习之册。
再有便是几十年前曾闹得轰轰烈烈的辩经议礼之事:
历经两次党锢之祸,众多士人被波及打压,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名士避世不出,转去穷究学问,这也使得今古学派之争愈演愈烈。
发展到后来,哪怕是古文学派内部也产生了巨大的分歧。名家许慎编著十卷《五经异义》阐述己见,注疏引据,辩驳的今文学派哑口无言,却不想同属古文学派的名士郑玄却是著写超过百万字的《驳五经异义》,逐一对其中失真异议之处进行辩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