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万物同源(1 / 2)

城市的天际线在晨光中若隐若现,但今天的景象与往常完全不同。建筑物表面闪烁着微弱的光芒,像是活过来一般随着能量的流动轻轻律动。街道上的人们停下脚步,默默感受着这种前所未有的变化。

李轩站在实验室的天台上,注视着这一切。经过整夜的观测和记录,他的身体疲惫不堪,但意识却异常清醒。他能感受到每个人的思维波动,就像繁星点缀夜空。

\"真奇妙,\"林婉儿走到他身边,\"你能感觉到吗?人们的想法不再是分散的个体,而是在形成某种共振。\"

\"就像鸟群在迁徙时会自然形成队形,\"蒋明说,\"每个个体都在调整自己,与整体保持和谐。\"

实验室里传来一阵骚动。顾天行快步走上天台:\"你们得看看这个。全球各地都在报告类似的现象——人们开始自发地聚集,不是为了抗议或庆祝,而是......\"

\"而是为了共鸣,\"李轩接过话,\"就像乐器需要调音一样,人类的意识也需要相互校准。\"

城市中心的广场上,越来越多的人安静地聚集在一起。他们中有商人、学生、工人,有老人、孩子,甚至还有一些流浪者。但此刻,所有的社会身份都变得模糊,剩下的只有纯粹的生命共鸣。

一个小男孩仰头看着天空:\"妈妈,我能听到星星说话!\"

\"不只是星星,\"他母亲轻声说,\"整个宇宙都在说话。\"

医院里,病人们发现自己的症状在不知不觉中减轻。医生们惊讶地发现,病房里的植物不再只是装饰,而是在主动参与治疗过程。更神奇的是,人们开始能够直接感知彼此的痛苦和愈合。

\"这太不可思议了,\"一位老医生对顾天行说,\"我行医四十年,第一次感觉自己真正理解了什么是'治愈'。\"

学校里,课程自然而然地改变了形式。老师和学生不再局限于语言交流,而是通过意识直接分享知识和经验。一些\"问题学生\"突然表现出惊人的天赋,因为他们终于找到了表达自己的新方式。

\"看来我们需要重新定义'教育'这个词,\"一位校长说,\"与其灌输知识,不如学会倾听每个生命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