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默尔索又很诚实,从不掩盖自己的冷漠,不想每周花时间去探望母亲,那就不去;不想瞻仰母亲的遗容,那就不看;不想在葬礼上哭泣,那就不哭。
包括女友玛丽问他爱不爱,他依然非常诚恳告诉女友,这不重要,如果硬要说那就是不爱。甚至连辩护律师为了让他减轻罪刑,要他说假话,粉饰他冷漠的行事,他依然选择了拒绝!
他难道不怕死吗?他怕啊!但是他懒得撒谎。
默尔索他冷漠又诚实,二者结合起来,听起来就非常残忍了。
顾怀安深知默尔索的判决是不正常的,道德审判优于法律审判这种情况出现在“公平正义”的法庭上,这是非常荒诞的。
默尔索被判斩首示众的核心并不是因为他杀了人,而是公众们不能接受他的冷漠,以及“精神上杀死了母亲”这件事,所以引发出了对他的恶意与厌恶,一步一步将默尔索推向了断头台。
顾怀安只觉得《局外人》又一次刷新了她对姜纸浅的认知,这位年轻作家的洞察力可怕至极!采用极简的方式表达,留出太多空白,这些都足以让读者参与进来思考生活的样子。
顾怀安这一次是真的对这位后辈产生了浓烈的兴趣,并不是指对姜纸浅的作品的兴趣,而是进一步对她这个人的兴趣。
游离于社会规训的默尔索是清醒的,但是默尔索又是软弱无力的,他对于世界的荒诞不经毫无反抗,他嘴边常挂着的就是怎么样都行,随便。
顾怀安不怀疑姜纸浅她对于生活的荒诞性,是如此的明了,但是顾怀安好奇这个年轻人对于生活的态度是不是像默尔索这样的懦弱?
姜纸浅看透了世界又无力反抗世界的时候,她会怎么做?
是像默尔索这样当一个懦夫吗?
星网上书粉对于《局外人》的探讨也是非常热烈的。
“#一个冷漠的人是否就应该被处决?”这个话题在负雪文学部的平台上瞬间成为爆款话题。
“一个冷漠的人是否就应该被处决?这是核心问题。如果我们认为冷漠可以作为处决的理由,那么虚伪、傲慢或偏执呢?它们又该如何处置?”
“我想问呢?不按大众期望的方式表达情绪或处理情感就等于冷漠吗?”
“我比较喜欢抠细节,我注意到在他母亲去世的那个周末,他从白天到夜晚一直坐在阳台上,注视着过往的行人。从中我似乎能感受到一种浓厚的哀伤,一种让人无法行动、仿佛与自己情感脱节的哀伤。”
“呜呜呜,当默尔索在法庭上坦然说出他爱母亲,像常人一样爱。我真的爆哭,我知道的!我知道的!默尔索这么一个在法庭上不愿意撒谎的人,对于这件事说的一定是真话!”
“可是,围观庭审的人都觉得他在说谎,一个把母亲送进养老院不闻不问的人,一个在母亲葬礼上都不愿意为母亲流下一滴泪的人,一个在母亲葬礼后就立马搞男女关系空洞得如同只懂兽欲的人,谁会相信他是爱自己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