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尝试改革(2 / 2)

顾绛心中惊讶无比,他只是一个堪堪入品的兵部司务,只管些兵部的催督、稽缓、勾销等事,现在陛下居然特意召他入对议政。

顾绛一脸恐慌,“陛下,这事应该是内阁大臣们才有资格去做,臣乃一介……一介兵部司务,恐怕实在是力有不殆。”

朱由崧也端正身体,问道:“伱认为如今的大明,会如打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不但要从物质上,还要从精神上去抚慰那些战死沙场的士兵家眷。

顾炎武现在还是有官身的,去年由昆山县令杨永言举荐,现在是兵部的一名司务。

所以必须得利用这个机会,把民心稳住。

明朝会灭亡,是因为整个大明上下都烂透了,皇权不下乡,监管不到位,对下面完全失去了控制,官逼民反造成的。

朱由崧把顾绛叫到御案前,指着御案上的地图,道,

顾绛赶紧正了正身,恭谦的行了一礼,“请陛下明示。”

“免礼。”

朱由崧从没指望马士英和操江提督刘孔昭的部队。

这笔银子有的都已经越前线去了,朱由崧对于抚恤特别上心,他打仗不懂战术,只能努力的做好一个合格的后勤皇帝。

所以不能光靠嘴要求人家忠心爱国,道德绑架人家普通士兵有用吗,如果钱到位,让他们选大明和满清,绝大多数都是选大明。

朱由崧却坚持,他对明朝这么抠搜的抚恤制度也是醉了,表示银子都是我内库出,你们这些大臣别操心。

七月初一这一早,下了一场大雨,炎热的气缓解了好多。

而归德府将会是我朝边防的正中大后方,朕欲在此推行新的县政。”

想要靠军人保家卫国,要人家拿命去拼搏,最基础的东西肯定要给人家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