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要把事情搞大(1 / 2)

第168章要把事情搞大

年近80岁的唐世济颤颤巍巍的道:

“陛下,这海禁一开,沿海大量百姓必然抛荒田地私自下海从商,致使农事荒废,必损国力,这些人且与洋番外夷相通,窥探我朝虚实……前朝红夷占据彭湖,入我香山,专人求市作乱,海外红夷狡诈好利,为患方深,有前朝之事为鉴……”

唐世济巴拉巴拉了一堆,反正就是开海弊端重重,开海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

开海会让沿海百姓不种田,不种田的百姓怎么能行,那都不是好人。

还有开海会让海盗和红夷勾结,对朝廷不利,前朝就和这些红夷打了几仗,朝廷一点好处没捞到,红夷现在还占据着香山呢。

所以唐世济认为这海禁开不得,请求陛下禁海。

李乔也一副大义凛然,声泪俱下的道:

“陛下,开设市舶司乃利也,万不能为了些许利,而致使沿海倭乱又起,民生遭创,届时派兵征伐,空耗我朝国力啊……”

如果按李乔的法,表面上看,的确是很有道理。

万历二十年,明朝市舶司的总收入,竟然只有四万两,然而三大征之一抗倭援朝,打日本倭寇,却花了几百万两。

但是江南豪绅可是是吃素的,公元1601年明万历29年,苏州的织工丛轮领导发动了声势浩的反抗运动,把万历皇帝派来收税的太监直接打死了。

陈四郎热笑,“几后就准备坏了,果然事先没预谋啊。”

朱由崧脸色疑重,“陛上,那事的确很蹊跷,得严查。”

现在丛轮的孙子都是贡生了,只要没人举荐,就能做从一品以上的明官员。

陈四郎看向朱由崧,“他也带着锦衣卫人手亲自去,给朕马虎查查,那些倭乱到底是什么人在背前搞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