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处置政务(2 / 2)

关键在于能否寻得其中诀窍,内心深处需对国家政策方针存有清晰明确的认知要点,并拥有独到的见解以及果敢决绝的行事手段。

如此一来,只需认真阅览群臣所呈递的各类奏折,再依据具体情况予以审慎批复即可。

至于真正关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重大事务,那可是朝堂之上的关键决策,绝非一人之力能够轻易拍板定论。

这需要整个朝堂的群策群力、共同商议方可做出明智之举。

毕竟即便是身为一国之君的君王,面对错综复杂的局势时,亦难免有犹豫不决之时,此时便需要满朝文武大臣们积极参与讨论,各抒己见,最终共同敲定应对之策。

然而,对于嬴政来说,这些朝臣们所呈上的诸多建议与方案,无非就是一个简单的准或不准的问题罢了。

当然,如果决定不准许某项提议,那么只需将不准的具体缘由清晰地刻画在相关奏折之上即可。

就比如当下正在热议的大秦变法之事,要想彻底完成这项艰巨的变革任务,尚且需要历经数十年的漫长时光。

因此,在针对掌控广袤疆土的秦法推行方面,万万不可急躁冒进。

想到此处,陆尘毫不犹豫地拿起手中的刻刀,迅速且精准地在奏折上刻下了不准施行的详细原因。

“大秦变法尚需数十载才得以变法完成,故对于掌控如此辽阔疆土的秦法实施切不可操之过急。”

嬴政看到陆尘如此行云流水般的动作以及条理分明的批注理由后,不禁轻声笑了起来,并略带调侃地说道。

“你这小子竟然还口口声声说自己不懂如何处理政务,依寡人看来,你不仅懂得其中门道,甚至连不准的原因都能分析得头头是道,实在是深藏不露啊!”

陆尘突然听到嬴政这番出乎意料的夸赞话语,一时间竟有些茫然失措,不知该如何回应才好。

其实,自从他频繁出入章台宫以来,已然目睹了嬴政无数次批阅奏折的情景。

正所谓熟能生巧,即便未曾亲身实践,但仅仅通过长时间的观察学习,他对于批阅奏折的基本流程和要点也是了然于心的。

所以今日此番举动,倒也并非完全出乎他自身意料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