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殷正心(2 / 2)

过河卒 莫问江湖 775 字 5个月前

虽然有了科举制度之后,这种作秀行为比较少了,但还是存在,直接体现为一个人在士林间的声望。

储才养望本就是为

了施展,如何养望,古人也早就说了。

所以齐玄素在结束大半年的游学之旅后,又开始了求学之旅。

先是借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这既是认真学习的姿态,也在客观上给自己打造了好学的名声。

这是个持之以恒的活计,齐玄素一干就是三年,中途顺带参加院试,考取了秀才功名。

有了好学和小有才气的名声,便开始正式的求学之旅。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如此又是大半年。

走完前面的这些步骤,便是拜师了。

儒门的老师分得很细,一个儒门弟子一辈子有很多老师,这是道门不能相比的。

小时候有蒙师,就是启蒙的老师。

长大了读书,亲自指教讲读的为受业师。

或出外就傅,或请先生来家馆课,或到书院肄业,或向著名学者“问业”。据此,受业师又细分为业师、课师、问业师、肄业师、书院肄业师等等。

后来科举,有受知师,又叫座师,其实是本科主考官或总裁官。

还有房师,是举人、进士对荐举本人试卷的同考官的尊称。因乡

试、会试中分房阅卷,应考者试卷须经某一房同考官选出,加批语后推荐给主考官或总裁,方能取中,因有此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