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民用攒子在1米左右的冰层上每隔八九米凿一个冰眼,像后世那种一网捞上五六万,甚至二三十万斤鱼的大捞网,想要撒下去,至少要凿几百个冰窟窿。打眼时,还要两人一组配合,一人打,一人舀冰碴子;
将眼打下去之后,第二步就是走杆了。
走杆则需要3人配合作业,1人拨杆、1人校杆、1人拉绳。
“拨杆”就是用一个前面是U形金属头的长杆把冰层下、水面上漂浮的“引线拉网杆”往前拨动。
“校杆”就是校正方向,确保“引线拉网杆”沿着各眼连成的直线的方向前进,当然中间还要拐弯。
“拉绳”就是拨杆的人把杆子拨动后,会揪出杆后面的细细的“引绳”,这时“拉绳”的人就会用钩子将“引绳”往出拽;
其实,简单点理解,就是将一张巨网从孔洞中塞进去,然后利用杆子和冰眼,将巨网在冰下铺开。
第三步,也是最后一步,便是激动人心的起网收鱼了。
随着渔民们震天响地的号子声响起,鱼网在引绳的带动下慢慢向出网口方向移动。
接到信号后,嗡鸣刺耳的拖拉机,马力开足,拉动渔网。
随着拖拉机越开动,拽出网口,渔网像是传送带一样,将冰下的鱼带出。
这就是传统的大拉网捕鱼法,这种捕鱼法多用于人工养殖或半养殖模式的湖泊。
好处自然是出鱼量大,缺点则是竭泽而渔,并且需要多人组织联合捕捞,适合人工养殖、大型捕捞作业。
后世,每到十二月份的下半旬,冬捕工作如火如荼,热火朝天,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承包商的联合炒作,冬捕工作也渐渐被国人所熟知。
每到冬季,就会在网络上看到相关的新闻,如某某湖,头网上鱼二十五万斤;又比如某某冬捕活动,头鱼被拍卖出299万高价……
冬捕的方式很多,张家屯采用的,只是当地最传统的一种,适用于春水河这种活水河流。
其实还有一种捕鱼方式很有意思,当地人叫做“砸干锅”,这个后面再讲。
“你们快点啊!再慢会儿,鱼都跑完了!”
“这已经是最快了,你行你来!”
“组长去借铁镩子了,很快就回来了。”
原本平静地冰面,变得热火朝天。
原本只有陈泽一组的位置,围满了其他人。
一众人不厚道地围着他们开洞,想要凑一波东风,实在是看着陈泽他们十几条、十几条地捞鱼,羡慕地不行,同时也着急的不行。
“多少斤了?”“有七八百斤了!咱们组今天的指标已经完成了!”
“加油!继续!争取把明天、后天的也干完!多干就是多赚!”
几人负责劳作,陈泽负责气氛组,分工明确。
“宝庆!”
“张宝庆!”
“张宝庆!”
......
“宝庆!好像有人喊你!好像是你爹!”
“我爹?我爹喊我干什么?哎呀!我忘了,我爹让我来拿铁镩子!”
埋头扒拉鱼的宝庆,这才想起来自己是来干什么的。
“铁镩子!铁镩子呢?哥,我家铁镩子呢?”
宝庆左顾右盼,四处搜寻,也没看见。
“刚刚被人借走了!你去要回来就行了!”
于是匆忙跑过,与借铁镩子的知青交流,要回东西后,又急忙忙地跑了回去。
......
河对岸,
张树林收起渔网,发现里面才三四条鱼,加起来二十斤都没有,知道该换地方了。
又抬头看看,自己儿子去要铁镩子竟然还没回来,眉宇间有些生气。
“这小兔崽子,就知道玩儿!”
又等了一会儿,还没回来,便忍不住,喊了几声。
在喊了几声之后,才隐隐看见茫茫冰面上有一个身影跑了过来。
“你这孩子,让你拿个东西,你跑哪儿去了?”
宝庆口传粗气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