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人想要拿货,只能从他们手下弟兄那里拿货,外人想要直接从他们手里拿货,是要经过四人同意的,四个人都同意才能拿货。
这是为了以防万一,做个防火墙隔断。
毕竟现在的形势还不是很明朗,忽左忽右的事情常常发生。
这样做,一旦出事,手下的弟兄自己会把事情拦在自己身上,扛下一切,不会波及兄弟四个。
南锣鼓巷,圆通寺后,四合院
“李叔,我来进货了!”
李爱国蹬着蓝色小三轮进了院子,看见太阳底下看书的李肖,热情地打招呼。
李肖放下看不太懂的彼得·德鲁克的《管理的实践》。
“叫什么叔?不跟你说了吗?叫哥!”
“我和李云我俩各论各的。”
“李哥!”
“哎!”
“你小子卖的挺快的,这个月都第四次来进货了吧?”
“第五次!”
李爱国笑着摸了摸自己后脑勺。
“这么拼!行,不愧是大学生,有脑子,还肯吃苦,早晚要发财!”
李肖夸赞道,他对眼前的有礼貌的大学生十分赏识。
他第一次见李爱国是李云领着过来的,当时这孩子腼腆的半天都挤不出来一句话,因为是水木大学的高材生,还是让他另眼相看,记住了这个孩子。
原本觉得这个孩子这种性格不适合做生意,没想到他还是看走眼了,低估了人对钱的渴望。
“这次拿多少货?你小子这段时间没少赚,应该攒了不少钱了吧?”
“呵呵,没多少!”李爱国笑着搓了搓手。
“你小子,财不露富嘛,李云教你的?不错,是得谨慎。不过在我这儿还装?你天天从我这儿拿货,你赚多少我能不知道?”
“说吧!这次要多少,看在你师父面子上,我还给你订满格!”
“五千!”
李爱国伸出手掌,另一只手从怀里掏出一个沉重的布袋子。
“哦吼!你小子可以啊,已经攒这么多了!”
李肖是真没想到,才几个月时间,眼前的穷小子已经攒了半个万元户了。
记得李云第一次带对方来的时候,还是李云自掏腰包垫了200块钱,帮他拿的货,这一转眼,已经攒了5000了。
“你小子,将来肯定有出息,我这儿除了阿华,应该就属你赚得最多了。”
“走吧,跟我进屋吧,我带你挑货。”
李肖领着李爱国进了屋子,胳膊搭在李爱国肩膀上,颇示对晚辈亲近之意。
“你小子怎么还这么瘦?挣这么多钱都干啥了?不好好买两斤肉补补?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
“吃啦,昨天才和同学去了东来顺。”
“我从小就这样,一直吃不胖!”
“哈哈,你小子,这话可别让我二哥听见,他最近相亲减肥,整天光喝水,还胖了七八斤。”
李肖莫名就想起最近在减肥的二哥,家里人给二哥介绍了一个对象,长相没得说,两人也谈上了,结果在见面儿的时候,女方家长来了一句,“哪儿都好,就是有点儿太胖了”。
回来后的二哥一改常态,立马开始了减肥,不过成效并不显着。
半个小时后,李爱国在李肖和其他几人的帮助下,装完了货。
婉拒了李肖的回家吃饭邀请,蹬着三轮,载着满满一车东西,往学校的方向赶去。
从圆通寺到水木大学,二十里路呢,上坡下坡的,得好一会儿走。
李爱国走到半路,肚子就开始咕噜咕噜叫了,灌了一肚子水,嚼了俩硬邦邦的烧饼,继续赶路。
车子上盖着被子,走得又是大路,一路上提心吊胆,无惊无险。
到了学校,先是和门卫打了招呼,把东西卸到了李老师的宿舍。
然后又借了老师的自行车,挨个通知人来拿货。
没错,李爱国散货之所以那么快的办法,就是拉下线。
作为一名贫困生,他在大学中能接触到的人除了几个室友,其余便都是学院以及隔壁几个院系的贫困生。
他听从李老师的话,反复揣摩,从里面挑了几个信得过的,有男有女。
在听到帮忙卖个手表,磁带,一天竟然就能挣十多块,甚至更多。
一番商议之后,几人没有丝毫犹豫,都同意加入。
本来还能拉来更多的人,不过谨慎考虑,李爱国并没有继续拉人,如今加上他也才九个人。
不过,因为大家家里都不富裕,十分缺钱,对挣钱充满了激情,因此干活都是十分卖力。
九个人出货速度是相当的快,上次三千元的货,不到一星期便全部卖完了。
晚上六点,李爱国将货发到每个人手上,看着天边的火烧云,发了一会儿呆,醒过来这才发现,自己身上已经湿透了。
从早上到现在,只吃了四张饼,此时已经是饥肠辘辘,浑身疲惫地不行。
“卖完这一批货,也该放假了!”
“挣到的钱留三千进货,剩下的都带回家,先把家里的老房子翻修翻修,再盖两间屋,老五老六也大了,总跟大姐挤一块也不是事儿。”
想到自己带着钱回到家乡,想到家里盖起新房子,全家人都能吃到肉的场景,李爱国不禁露出了笑容。
浑身疲惫消失,整个人又变得精神满满,干劲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