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开始大学生活(1 / 1)

萧强的哥哥萧国星上的是军校,走时萧强给了他1000元,也给了姐姐萧国玲1000元,大学都有生活补贴,应该足够他们用了。前世萧强上大学爸爸还借了几千块钱,姐姐也因为家里穷而辍学,今世不用为学费而发愁了。

姐姐和萧强的学校都在京都,报到时父亲不放心,还是坚持坐火车到校报到,毕竟还要拿行李,萧强和姐姐还是个孩子。萧强还是劝说少拿些行李,路远不方便,缺什么到了京都再买。出发时萧强家门口还聚集了好多乡亲,萧强的小伙伴们坚持帮着拿行李,一直送到县城,萧强也嘱咐他们好好学,将来也考上大学,萧强带他们挣大钱。

在火车站附近的小饭馆,萧强请大家简单吃了个饭,就和大家告别进了候车室,小伙伴们就回家了。等了将近一个小时父亲和姐弟俩也踏上进京的火车。

父亲和姐姐首次进京,父亲还好,当五金厂厂长时和村支书出过一趟差,去过南京、无锡、常州、沪上。萧强前世到过很多城市,在京城也工作过几个月,对京城也说不上熟悉。

下车出站后,萧强问了问警察怎么到京师大和京大。两个大学都在一个方向,相距近10公里。然后就决定坐公交先到京师大,将姐姐安顿好了,再去萧强的学校报到。

辗转搭乘公交车,听着售票员说得很快的北京话,售票员一副鄙夷的眼光,还要求萧强他们买了行李票。父亲和萧强也没有争论什么,就按售票员说的买了票。

到了京师大门口就有人举着不同的牌子欢迎新生报到,父亲和萧强帮着姐姐报了到,又把行李送到姐姐的宿舍,和同宿舍的同学交代希望他们以后互相照应着点儿,还热情地拿些炒好的花生给姐姐的室友吃,到学校门口买了些脸盆毛巾牙膏肥皂凉席碗筷饭盒暖瓶茶缸等等,又给姐姐留了几百块钱,让她需要什么就自己买。要姐姐经常写信,有事儿姐弟俩多联系,离家太远,父母照顾不上,姐弟俩要互相照应些。

萧强也让父亲放心,如果有什么事儿,姐弟俩也可以经常见面的。父亲才放心。又和姐姐约好明天去天安门那里去转转,然后就又陪萧强坐公交到萧强学校。

为萧强报完到,买了些生活用品。父子二人又到学校食堂一起吃了个晚饭,萧强陪父亲在学校附近找了个小旅馆住下,萧强就回了学校。

第二天坐公交到天安门附近,费了好长时间才和姐姐会合,找了个照相的,为三人照了几张合影。父子三人也没进故宫,就在附近转转,单纯地看一看。找地方吃了点东西,父亲就急着要回去了,能够来京城一趟就足以让父亲在乡亲们面前脸上有光了。萧强为父亲买了些糖果点心带回家,然后父子三人就分别各自坐公交车了。萧强把姐姐送回学校后,自己再坐公交回了自己的学校。

三天报到时间结束,萧强他们班也排了座位,选了班干部,基本安定下来,辅导员姓刘,刘贵全,看起来还可以。萧强虽然是省高考状元,来了京大,也不再是那么耀眼。但毕竟是班里年龄最小的,个子又矮,大家还是觉得,能考上京大,还是相当牛逼的。

学校请了部队的同志为学校军训,军训这天来了好几辆军车,各班分配一名教官在操场进行军训,尽管与同学们相比萧强身体孱弱,但他也不想搞特殊,尽力还是坚持了下来。

几天下来,萧强也是精疲力竭,以后还是要加强锻炼了,萧强前世每天早上三公里跑一直坚持到大学毕业。以后也按这个每天锻炼吧,萧强喜爱足球,足球也可以经常踢一踢。

这时候的军训没那么多有趣的花样,不时还是有一些同学练得不好被罚,教官没留丝毫的情面,只有几个女生因生理期原因被允许休息。

最后的检阅验收,也中规中矩,好在那天是个阴天,快结束时下了一阵雨,学校也加快进度,领导总结讲话后,迅速解散,没有后世的洒泪相别,有的只是同学们飞奔回宿舍,随即大雨持续而下。

萧强的寝室有四张上下铺,住了7个人,都是同班同学。门后那张床的上铺没安排人住,大家就在上面放些箱子和杂物。按年龄排序,老大张伟是冀省人,曾下过乡,结过婚,又离了,有个女孩跟孩子娘在农村;老二李中华是鄂省人,父母都是工人;老三郭学军,苏省人,家庭状况不详;老四王卫民是京都本地人,父亲在某单位是个科长;老五夏金锁,父母都是农民;老六林志飞,也是冀省人,父亲是工人。萧强年龄最小,是老七。

以萧强的观察,除了老四平时显得生活无忧外,其他人都差不多。老大因为有了孩子,虽然离婚了,但有时可能也会将十几块的生活补贴寄给孩子一些,显得稍微有些拮据。可能其他的也有人需要节省着度日。

萧强虽然手里有点儿钱,由于是农村出来的,也没表现出来与众不同。

刚开学大家仅仅是互相认识了,也没有过多地交流家庭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