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乌药治风湿麻痹(2 / 2)

若是遇到了“咽喉闭痛”这种苦楚,可取新鲜的乌药,加入两碗酸醋一同煎煮。待煮至仅余一碗之时,便可先行含于口中片刻,然后慢慢咽下。如此这般,便能促使喉咙中的痰涎吐出,从而使得病痛得以痊愈。

而当患上“赤白痢”的时候,则可以选用水杨的枝叶来榨汁,获取整整一升汁液后服用下去。每日需要按时服用两次方可有效。

若痘毒未能顺利发作,可用足足五斤的水杨枝叶熬制汤水用来沐浴。在沐浴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水温适宜,如果水变冷了则及时更换热水。通过这样反复多次的浸泡洗浴,痘疮会逐渐变得饱满并充盈起来,最终形成浆体贯穿整个痘疮表面。

倘若还有未完全充满的情况出现,可以再多洗上几次。不过对于体质较弱者而言,只需清洗头、脸、手以及足部即可。与此同时,还应在内服一些有助于补充气血的药物,如此配合使用,疗效将会更加显着。

要是不幸遭遇刀伤导致伤口恶化成疮,那就得把水杨木的白皮放在火上烘烤直至干燥,接着将其捣碎成为细碎的粉末。每次服用时,舀取满满一勺粉末,用清水冲服而下,且一日内必须保证服用三次。此外,还要将这些粉末均匀地涂抹在疮口之上。

说到“乳痈”这一病症,只需取用新鲜的水杨根直接捣烂,然后敷贴在患处数次之后,便能够痊愈如初了。

这天,李时珍开始研究水杨的功效和作用。他得知水杨味苦、辛,性平,具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等功效。

镇上来了一位深受风湿病痛折磨的老人,走路都十分艰难,整天哎哟哎哟地叫唤着。李时珍决定用杨水为他治病。他先是仔细地望闻问切,时而皱起眉头,时而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老人一脸紧张地问:“李先生,我这病能治好不?”李时珍笑着回答:“老伯,您放心,有我在呢!”

接着,他给老人开了水杨入药的方子,还特别叮嘱了一些食疗的方法,比如要多吃些温热的食物。老人疑惑地问:“李先生,吃这些真能好得快?”李时珍摸摸胡子说:“那当然,您就照我说的做,保准有效!”

在李时珍的精心治疗下,老人的病情逐渐好转。有一天,老人居然能自己走到李时珍的家,兴奋地说:“李先生啊,真是太感谢你啦,我现在感觉好多啦!”李时珍哈哈一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一天,李时珍来到了一个热闹的小镇。在镇口,他遇到了一位愁眉苦脸的老者。经过询问,得知老者一直被关节疼痛所困扰。李时珍心中一动,想到了水杨。

“老人家,我这有一种神奇的药材,说不定能帮您缓解疼痛呢。”李时珍笑着说道,脸上满是自信。

老者将信将疑地看着他。李时珍开始介绍起来:“这水杨,有着祛风除湿、活血通络的功效。”说着,他便开始为老者望闻问切起来。

周围的人渐渐围拢过来,好奇地看着。李时珍仔细观察着老者的面色、脉象,然后思索片刻道:“老人家,您这病症,用这水杨或许有效,咱们可以试试。”

“真能行?”老者还是有些疑虑。

“放心吧!”李时珍肯定地回答。

回来后,李时珍开始为老者准备水杨的食疗方子。他一边捣鼓着药材,一边嘴里还念念有词。而老者则紧张地坐在一旁,眼睛紧紧盯着李时珍的一举一动。

当水杨汤端到老者面前时,老者犹豫了一下,还是喝了下去。李时珍时刻关注着老者的情况,同时还不忘给他讲一些关于水杨的有趣故事,把老者逗得哈哈大笑。

“嘿,您别说,我这关节还真感觉舒服了些。”老者惊喜地说道,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