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眼花用桐花中风用皂角巴豆(1 / 2)

李时珍在山中遇到了一棵胡颓子树,他摸着下巴,自言自语道:“这胡颓子,味酸、平,归肺、胃经,有平喘、止咳、止血的功效呢。”说罢,便仔细地记录下来。

不远处的徒弟看到师父这般专注,好奇地凑过来:“师父,这胡颓子能治啥病呀?”李时珍笑着回答:“哈哈,用处可多了,若是有人咳嗽气喘,用它就可能有效果哟。”

师徒二人继续前行,又发现了金樱子。李时珍眼睛一亮,兴奋地说:“这可是好东西啊,徒儿,金樱子味酸、甘、涩,平,归肾、膀胱、大肠经,能固精缩尿,固崩止带呢。”徒弟瞪大了眼睛,满脸惊讶:“这么厉害呀!”李时珍笑着点头。

走到一处溪边,李时珍看到了郁李,他蹲下身子,仔细查看:“这郁李,味辛、苦、甘,平,归脾、大肠、小肠经,能润肠通便,利水消肿。”徒弟挠挠头:“师父,那有人便秘是不是就可以用它呀?”“哈哈,对喽。”李时珍笑着回答。

接着,他们碰到了鼠李,李时珍沉思片刻道:“这鼠李,苦,凉,有清热利湿,消积杀虫之效。”

在另一片树林里,女贞郁郁葱葱。李时珍感慨道:“女贞呀,味甘、苦,凉,归肝、肾经,能滋补肝肾,明目乌发。”徒弟一脸憧憬地说:“那岂不是能让人头发变黑?”李时珍哈哈一笑:“正是如此。”

走进一片幽深的林子,南烛映入眼帘。李时珍边记录边说:“南烛,酸、涩,平,归肾经,能强筋健骨,固精止遗。”徒弟似乎想到了什么,嘿嘿一笑:“那是不是对一些人特别有用呀。”李时珍敲了敲他的脑袋:“嗯……对。”

忽见前方有冬青,李时珍立刻上前:“冬青,味苦、涩,凉,归肝经,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效。”

最后,他们看到了枸骨,李时珍认真说道:“枸骨呀,苦,凉,能补肝肾,养气血,祛风湿。”

李时珍带着徒弟在山林中寻找着卫矛。李时珍看着那奇特的枝条,笑着对徒弟说:“这卫矛啊,味苦,性寒,有破血通经、解毒消肿之效。”徒弟睁大眼睛好奇地问:“师傅,那它具体能治啥病呀?”李时珍捋了捋胡须,道:“哈哈,日后你就知道啦。”

回到家中,李时珍又开始研究五加。他拿着五加,啧啧称奇道:“这五加啊,味辛,性温,能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呢。”徒弟在一旁听得津津有味。

村里有个大爷来找李时珍,李时珍一番望闻问切后,笑着说:“大爷,您这身体没啥大碍,回去用枸杞泡泡水喝,能滋补肝肾呢。”大爷连连点头道谢。

有次在郊外,李时珍看到一片石南,兴奋地对徒弟说:“快来看,这石南。它味辛、苦,性平,能祛风通络,益肾。”徒弟一脸敬佩地看着师傅。

在集市上,李时珍看到有人在卖牡荆,他急忙走过去查看,还不忘跟旁边的人讲解:“这牡荆啊,味辛、苦,微温,能祛痰止咳呢。”大家都对他投来钦佩的目光。

村里的一位大嫂面黄肌瘦,李时珍查看后,让她用紫荆煮水喝,并且详细地讲解了紫荆的功效。大嫂半信半疑地照做了,没想到一段时间后真的有了改善。

有个书生总觉得头晕眼花,李时珍一番诊断后,笑着对他说:“你呀,回去多用木槿花做菜吃,木槿花味甘,性凉,能清热利湿呢。”书生连连点头称是。

镇上的一位小姐满脸红疙瘩,急得不行。李时珍查看后,不慌不忙地说:“莫急莫急,用芙蓉花敷一敷就好啦。芙蓉花性凉,能清热解毒呢。”小姐这才放下心来。

祛风明目之法,需取无患子皮、皂角、胡饼以及草菖蒲这几味药材。先将它们一同捶打至细碎,接着加入适量的浆水调和均匀,制成如同弹子一般大小的药丸。使用时,只需取出此药丸放入热水中浸泡成汤液,然后用以洗发,这般操作便可达到去除头风、明目的功效。

而想要洁面祛斑,则可将无患子捣碎,再添入适量的白面与之混合搅拌,最终揉制成为丸子状。每日取用此物来清洁面部,不仅能够有效去除污垢,更对色斑有着显着的消除作用,效果极佳。

再说杜仲这一味良药,它具有滋补肝肾、强健筋骨以及安胎的卓越功效。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杜仲在治疗因肾虚所引发的腰痛方面独具专长。此外,根据临床医学实践观察发现,杜仲还具备降低血压的重要作用。

若要调理五劳七伤所致诸症,可以选用干漆、柏子仁、山茱萸、酸枣仁等药材,并将它们按照相同比例研磨成细粉末。随后添加蜂蜜进行调制,制作成像梧桐子般大小的药丸。每次服用十五粒这样的药丸,同时搭配温热的美酒送服下肚。每天坚持服用两次即可。

若是遭遇了头发脱落的困扰,不妨尝试以下方法:准备好一把桐叶和三升麻子仁,将它们与淘过米的水一起煮沸,反复煮开五六次之多后,滤去渣滓。而后每日以此药液清洗头部,持之以恒,便能渐渐促进头发的生长。

至于跌打损伤的疗愈,可取桐树的树皮(去掉青色部分只保留白色部分),先用食醋炒制一番,待其炮制完成之后,再将其捣烂并均匀地敷涂于受伤之处。

眼睛发花,眼前似有禽虫飞走。用桐花、酸枣仁、元肯粉、羌活各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水煎,连滓服下。一天服三次。

中风口噤、涎潮上涌之症,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来治疗:首先准备一根皂角,将其外皮剥去,然后用适量的猪油涂抹于皂角表面,并置于火上烘烤至呈现出金黄色。待冷却后,把这烤黄的皂角研磨成粉末状。每次服用时取一钱剂量的皂角粉,用温热的酒调和后服下即可。若是身体较为健壮之人,则可以服用二钱剂量,但需注意以能吐出风涎作为适度标准。

若有腰脚风痛以致无法正常行走踏地的情况发生,可用如下方法缓解:先将一千二百个皂角子仔细清洗干净,接着加入少量的酥油一同煎熬,直至散发出香味。随后将其研磨成为粉末,并添加蜂蜜搅拌均匀,制作成如同梧桐籽一般大小的丸子。每天空腹时服用三十粒这样的药丸,同时搭配用蒺藜子和酸枣仁煮制而成的汤水送服。

对于中风患者而言,还有一种简便易行的疗法:取用五两皂角,同样去掉外皮并研磨成细末。之后向其中倒入陈年的老陈醋进行充分调和。当出现症状时,如果是左边患病则将调好的药膏涂抹在右侧身体相应部位;反之,如果是右边患病就将药膏涂抹在左侧对应位置。等到药膏干燥后再次涂抹,如此反复多次。

如果不幸遭遇砒石中毒,可迅速采取急救措施——立即灌入桐油,一旦引发呕吐反应便能解毒。

至于腰膝疼痛的问题,这里提供一个有效的药方:准备二两海桐皮,以及牛膝、芎藭、羌活、地骨皮、五加皮各一两,甘草五钱,薏苡仁二两,生地黄十两。将所有这些药材一并洗净后放置于阳光下晾干或用火慢慢烘干,然后精细地研磨成粉末状。最后使用布料包裹好这些药粉浸泡到酒液当中(冬季需浸泡二两,而夏季只需浸泡一周时间)。每日早、晚时分都要空腹饮用一碗这种药酒,但切记不可随意更改每种药材的用量配比,以免影响药效甚至产生不良反应。

蜈蚣或蜂螫伤。和楝树枝叶捣汁搽。

跌打损伤。用合欢皮,把粗皮去掉,炒成黑色,取四两,与芥菜子(炒)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卧时服,温酒送下,另以药末敷伤处,能助接骨。

破伤风。用苏木末三钱,酒送服。此方名“独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