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战略调整(1 / 2)

紫禁城内,崇祯翻着着成堆的奏本。

千言万语,都离不开关于当前大明最重要的两件事,辽事和平叛。

当前,东线的辽镇已经开始在大凌河周边的平原上屯田,同时开始抢修大凌河堡。

值得一提的是,他们种植的作物并不是小麦,而是徐光启在天津研发的抗旱型小站水稻。

这也是出自崇祯的布置,稻田不仅单产更高,而且相比麦田对地形的改变更大。

等建州骑兵来了一看,好嘛,全是水田,只能下马牵着走,行军速度减半。

不过,改造稻田所需的劳动力成本太高,袁崇焕不得不向崇祯申请摇人。

崇祯思考了一下,摇人可是要花钱的,而且之后粮饷的支出还得走高,与自己之前的想法背道而驰。

大笔一挥,命令袁崇焕暂时先推迟修建之前被黄台吉破坏过两次的大凌河城,转而在稻田附近修建石墙,以及修整宁远塔山几座后方城堡同大凌河地区的道路。

这样一来,不用追加投入,就能增强明军在大凌河城的防御能力。

建州再怎么破坏,也不可能把石墙统统砸碎或者运回老家。

等到建州攻势过去,再将垒城墙的石头运回去,照样可以修城。

关于西北特别是晋地平叛,则是不同来源的消息,传递的信息和情感态度也不一样。

晋抚陈奇瑜一口咬定泽州是一场大捷,不仅提前斩首敌魁王嘉胤,而且击溃数倍于官军的贼军,斩首上万,只余下一小绺敌军逃入太行山。

但是他周边的北直隶、河南、湖广三省抚臣,则是都报告了近期突然有西北流贼入寇,而且战斗力极其精悍。

其中河南巡抚梅之焕出身甘肃巡抚,熟知兵事,目前已经将敌寇围困在卫辉府一带,正在缓缓逼近。

直隶大名府参政卢象升编练民壮,直接将入寇的敌军全部歼灭,只有少许俘虏移送京师。

湖广抚臣则是叫苦不迭,言称贼军势力不小,而且钻入鄂西北的深山老林里,剿灭难度极大,正在加紧处理云云。

三省剿匪进度不同,但透露出共同的信息,那就是陈奇瑜并没有将贼军全灭。

更重要的是,他明知有贼流入外省,也不上报朝廷,更不周知同僚。

崇祯叹了一口气,拿起了洪承畴的奏本。

里面提到近期同高迎祥连番作战,本来已经将其大部围困,但对方蝎子块一部混战中窜入巴中,被崇祯调来增援的炒兔追赶不及,已经向蜀抚通报,也向朝廷请罪。

崇祯在之前对洪承畴和陈奇瑜的圣旨中,多次申饬不得让流贼逃到外省,影响其生产秩序,否则必将问罪免职。

现在看,陈奇瑜明显是畏罪掩饰,洪承畴则是老实认栽,崇祯顿时有了将陈奇瑜调离的想法。

不过,看到自己做了那么提前和周到的部署,下属还是不能迅速剿灭流贼,让自己腾出手来专注收拾建州,崇祯不由得滋生了一种烦躁的情绪。

又看了几本,都是廷臣和科道官痛斥陈、洪二人无能,建议罢免二抚,重新换将。

崇祯摇了摇头,这帮文臣的步子迈得也太大了。

特别是现在洪承畴还负责种植淡巴弧,怎么也得看看他这方面的成效。

也有人建议,把满桂也从关外调回,一把将流贼摁死。

说实话,崇祯有些心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