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我们这一代人(1 / 2)

何成给了仇玉良等人一点思考的时间,然后继续道,“除了刚才提到的这些事情,还有一件事情,我觉得也应该结合此次金融危机,高度重视的去看待。”

“那就是新一轮的工业转移。”

何成把自己面前的杯子往仇玉良的方向一推。

“我们简单做一个回顾,其实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大家就都清楚的知道技术的领先意味着什么。”

“所以第一次工业革命那会儿,大英为了防止技术的外泄,为了保证他们的技术主导力,从1774年开始颁布了一系列法令,严禁技师、图纸以及机器出境。”

“还颁布了《航海条例》,规定航船所载移民数量,严禁纺织业主和熟练工人移民,后来更是进一步拓展到钢铁业和煤炭业,工匠和制造业主一旦被发现移民,就会被剥夺公民权和财产,甚至坐牢。”

“然而大英清楚技术的领先意味着什么,其他国家同样也清楚,所以大英会采取各种措施禁止人才技术外流,其他国家则会采取各种措施疯狂的吸引人才技术。”

“当时在人才引进上最疯狂的,当属米国和德国了。”

“1790年,米国采取了史无前例的人才引进政策,并成功吸引了有着米国工业革命之父之称的大英人塞缪尔斯莱特。”

“从此开启了米国的工业发展之门。”

“德国那边在引进人才的同时还疯狂的搞技术仿制,逼着大英制定了《商标法》,但还是没能阻止技术的外流,没能阻止德国的崛起。”

“这就是第一次工业转移,我称其为竞争型被动转移,被动指的是先进技术拥有者的被动,毕竟大英根本不希望看到这样一次工业转移的出现。”

“然而后边的两次工业转移,情况就不太一样了。”

“第二次工业转移,是基于战争需求,由米国发起的主动转移,这一次工业转移的最大获利方自然就是霓虹国了。”

“第三次工业转移,则是基于战后恢复需求,这一次工业转移促成了亚洲四小龙的诞生。”

“所以这两次工业转移都属于需求型主动转移,是技术拥有者处于特定需求采取的工业转移行为。”

“而需求型主动转移的特点就包括,技术获取方对技术提供方的高度依赖,以及技术提供方对技术获取方的高度控制。”

“受益方也应该清楚的认识到,自己之所以能成功,不是自己多厉害,而是人家想让你成功。”

“如果不能清晰的认识到这一点,甚至被快速的成功蒙蔽双眼觉得自己的成功就是因为自己能力强,那回头死起来可就惨了。”

“眼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高丽国了。”

“高丽国前几年总是试图否认自己的成功靠的是米国,总是对外宣扬自己的能力,现在一场金融危机,算是让他们彻底看清楚自己了。”

“最近高丽几家龙头企业都主动去找米国投资了,他们终于明白自己前些年为什么会成功了。”

“但高丽国的反应其实也是值得去研究的,因为高丽国的反应,以及当初霓虹国的所作所为都证明了一件事情,那就是需求型被动转移到达一定程度后,会诱发竞争。”

仇玉良一只胳膊压在桌上,另一只胳膊挂在椅子靠背上,整个人完完全全的面向何成。

看得出,他对何成抛出的这个话题非常感兴趣。

“需求型主动转移不像竞争型被动转移那样从一开始就带着明确的竞争性,但总有一些国家在自身强大到一定程度后,就会激发竞争野心。”

“主动转移和被动转移的开始虽然不同,但结局往往会走向同一个方向。”

“这个时候,需求型主动转移的特征就开始发挥作用了,就是我刚才提到的技术获取方对技术提供方的高度依赖以及技术提供方的技术控制。”

仇玉良一只手动了动,看起来有些欲言又止,最终还是选择沉默并做了个手势示意何成继续。

“所以不管是作为第二次工业转移主要获利方的霓虹国还是作为第三次工业转移主要获利方的高丽国,他们在对米国发起挑战这件事情上,都遭遇了现实的重创。”

“尤其是高丽国这一次,米国有了当初应对霓虹国挑战的经验,这一次打压高丽国轻松的就跟捏死一只蚂蚁一样。”

“霓虹国当初好歹还对米国造成了一些实质性的威胁,高丽国这一次...真就是个小丑了。”

何成笑着摇了摇头,然后快速的严肃了下来,“当然,这些事情对我们而言就都是宝贵的经验了。”

“尤其是当下,第四次工业转移已经开始了。”

仇玉良下意识的点了点头,对于第四次工业转移已经开始了这件事情,仇玉良是完全认可的。

“很显然,第四次工业转移肯定属于主动型转移,因为是米国那边主动发起的。”

“但这一次不再是因为战争或者战后恢复,而是出于市场需求,出于经济需求,所以我称之为市场型主动转移。”

“这一次工业转移的目的说白了很简单,就是米国想要通过产业转移,将劳动力密集型低附加值产业转移到全球,建立全新的全球产业链。”

“从而将占据着利润最大部分的高附加值产业留在米国,实现轻轻松松赚大钱的局面。”

“但米国想要实现这一点,是有三个关键基础的,第一,第三次工业革命发展的基本稳定。”

“这一稳定使得米国本就已经是全球工业分工体系中的领导者,作为领导者,想要实现产业再分配自然就会容易很多。”

“同时,这一稳定也明确了行业利润分配的规则,使得高附加值产业的明确,米国可以非常清晰的去做分配。”

“第二,米国资本化的完善,现在人才圈广为流传的一句话就是,全世界最聪明的人都在华尔街。”

“米国高度的市场化资本化,促使了米国在做很多决定的时候,第一原则就是利润最大化。”

“那么为了利润最大化这个目的,建立这样一个全新的全球产业链就是必然的趋势了。”

“而完善的资本化市场,则会成为这一新全球产业链建造过程中的重要燃料。”

“最后就是米国整体国力的强大,整体国力的强大,使得米国有能力在全世界范围内实现影响力。”

“这就可以为新全球产业链的打造保驾护航。”

仇玉良眉头一皱,不自觉的轻轻叹了一口气,随即苦笑道,“是啊,全新的全球产业链已经在发展阶段了。”

“一旦米国成功的完成了这件事情,他们真的可以更轻松的控制世界的经济命脉了。”

“领导说的没错。”何成顺势道,“但这个趋势现在谁都挡不住,所以我们应该考虑的是,我们该在这个趋势里做些什么。”

“我们有没有可能,借一借这个趋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