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两张照片(1 / 2)

黄确和古一明从拘留所里出来,立即驱车直奔凌岩在教职工小区的家。古一明用从凌岩那里要来的钥匙打开大门,两人相继进入套房里面。虽说之前来过两次,也只是在客厅里询问凌岩,对屋内的其他房间,没有留下特别的印象。

看到书房里几乎高及天花板的橱柜,里面摆放着满排的书籍,黄确和古一明才知道,想要在这里找到薄如纸片一样的照片和其他相关的证物,实在是太不容易。

在到这里的路上,黄确和古一明说起过自己的疑问,从出版社李斌编辑那里知道,他既然也怀疑杜昂获文学大奖的那本《龙吟》小说,是出自杜昂背后的影子作家创作的。那凌岩和杜昂又是在什么情况下联系上,又怎么会把自己苦心创作的得意之作,甚至连署名权都拱手让给杜昂的。

《龙吟》这本小说里,写的是一对年轻人在水乡龙舟节相遇,多年后,在一个风雨之夜再次邂逅,却已是错失机缘的既浪漫又充满悲剧色彩的故事。作者在里面以第一人称的全新视角,写心般地倾注了对女孩真摯的深情和思念。

这本小说在书店一经面世后,很快吸引了年轻人和白领阶层的争相购买,杜昂也趁机造势,向读者签书大卖。让出版社和各媒体从小说里赚足了收益和流量,一度掀起了再读纸质书的热潮。

可在黄确的印象中,他初中时的这位老师凌岩,虽说算不上是英俊潇洒,也是风度儒雅、知识渊博、又有着教师的固定工作的这么一个人,至今仍是单身,又是因为什么原因,致使他没有结婚的,是不是和他说的恻隐之心有关呢?

对凌岩家里的搜查中,从橱柜的抽屉的相册上,看到的都是他从小到大的老照片,尤其是以学生时代的毕业照比较多,却一张也找不到他和单独女性朋友合影的照片。

从为数不少且有点发黄的旅游照片看,应该都是拍摄于二十多年前,似乎凌岩突然就对拍照不感兴趣了,再也很少添加新照片。在家庭相册里,也只有他母亲和妹妹的照片,再也找不到一张女人单独的照片。

这似乎出于他们的意料之外,凌岩为什么连一张女朋友的照片都没有?虽说心里有疑问,却一直让黄确记挂在心里。

“黄队,翻了这么久,一点收获也没有。除了他和学校女老师的多人合照,一张和女人单独的生活照也没有,真是太不寻常了,难道凌岩是独身一族?″古一明停下翻找,有点厌烦地问道。

“你问我,那我问谁?我知道这位老师的脾气倔犟,要是当面问他,只会落得无趣,只好趁他被拘传的这点时间,希望能找出哪怕是一张女人的照片也好。″

古一朋悻悻地摆了摆头,“相册也就这几本,也没有从里面摘下过照片的痕迹,感觉他和女人就从来没有亲近过一样。如果他年轻时不是想过独身,是不是受过女人的伤害,就把和她有关的一切照片都销毁了?″

“从我对他的了解,凌岩很念旧。既然连他出生时的照片保存得那么好,从小学到大学毕业直至当老师的合影都可以一张不缺,就可以知道,他不会把女朋友的照片都销毁,有可能是单独存放也末可知。″

“就算是这样,可侦查员在搜查时,把这里的书籍和角落都仔细翻找个遍,不也一张照片没有找到?″

黄确边翻看着抽屉里的盒子,边抬头说道:“搜查的时候,侦查员们只是注重寻找与凶案有关可疑物品,对于照片就没有在搜查范围内,有时未必很细心,也就会有疏忽。我们只有把可能存放照片的地方都检查一遍,实在没有时再说。″

听到黄确这样说,古一明虽然心里有点抵触,看见他一脸的严肃,只好跟着继续翻找起来。

搜索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把橱柜里的每本书都翻遍了,仍然没有找到他们想要的照片。看着重新摆放整齐的两大柜的书籍,两人满头大汗地跌坐在沙发上,只好从冰箱里找到冻凉茶,慢慢喝了起来。

“黄队,会不会是判断有误,也许凌岩真是独身一族,查找了这么久,竟然连一张女人的照片也找不到。是不是凌岩虽说有过短暂的女朋友,却为了某些原因分手了,他就把照片还给她了。

如果有值得他收藏价值的,或者是他仍一心想念的女人,照片也应该可以找到了。可我们把书房这里都找过,还是找不到,是不是根本就没有这样的照片?″

“我问你,如果是你有过以前心心想念的女朋友,而她不得已和你分了手,嫁给了一个你相识的同学或朋友。你却舍不得和她曾经有过的那段刻骨铭心感情,你会怎么做?″

“我嘛…″古一明放下水瓶,沉吟了一下,说道,“当然是把照片放在让现在的女朋友没有想到,也看不到的地方,比如账号什么这样的邮箱。″

“可凌岩一个退休老师,既没有结婚,也没有来往亲密的女友。连写小说都是先用稿纸写好,再重新抄录下来的人,应该不会熟悉什么邮箱这样的新玩法。那他会把照片放在哪里呢?″

“当然,像他这样年纪的老人,如果怕被别人看到,又不容易丟失,自然是伸手就可以拿出来,也方便收起来的地方最好了。″

“不会被别人看到,又是伸手可拿到的地方?″黄确一边自言自语地念叨着,一边扫视了一下屋里,开始揣摩起一个独身老人平时的生活习惯。突然他脑中灵光一闪,快步向隔壁的卧室走去。

床头柜的抽屉里有几本看似是凌岩在睡前看的书刊,黄确的眼光落在一套精装的《辞海》上,把书从书套里拿出来,厚厚的辞典上插着几张书签。可以想象得到,这是凌岩在写作时经常翻看的一部书。把它放在卧室里,就是可以随时拿出来,并方便收起。

他把这几本书逐本提起,往桌面上一抖,从掉出的几张书签里,还有两张已经过塑的照片。从一张有点发黄的黑白三寸照片上,一位似九十年代初拍摄的半身照女孩赫然出现在眼前。

这是一张脸形有些瘦削且白嫩的女孩面孔,在波浪状的发型下,明亮的大眼睛、高尖的鼻梁和微笑着的嘴巴,下巴上有一粒不太明显的肉痣。从她穿着的服装看,应该是当时流行的素雅裙子。

照片显然经过放大虚化处理,下部的空白处有照相馆的名称。从有着锯齿形的压边和落款来看,可以知道这张照片是拍摄于三十多年前富林市一家有名的照相馆。

由于照片保存得非常好,后期又给它封上了塑料膜,照片中的女孩样貌仍十分清晰。可见凌岩对这女孩有着非比寻常的爱慕和珍惜。

翻过照片的背面,一行娟秀的字迹跃然纸上:“轻拂珠露,共证月光。″从这短短的两句诗中,可以联想得到,凌岩和这女孩曾经有过一段浪漫恋爱过程。

第二张照片上是凌岩和一个穿着浅黄色风衣,白色长裤,脚蹬栗色高跟皮鞋的女子在一座九层宝塔前的合影。从相貌上不难看出,她就是上一张照片中的女孩。

不同的是,后面那张照片相隔的时间比较长,随着岁月的流逝,女子脸上堆着的笑容中多了点苍桑,气质上似多了几分忧郁。从照片拍摄的时间来看,是在八年前的五月十二日。地点是龟目山公园九层宝塔前的山脚下。

“黄队,我有个问题,发现这两张时间跨度那么大的照片,依照第一张照片拍摄的时间,应该是女孩年轻时就拍了这张照片,那她是什么时候送给凌岩的呢?″

黄确微翘的嘴角露出笑容,慢条斯理地说道:“如果《龙吟》这本小说里写的主角是凌岩自己,那与他在龙舟节上邂逅相遇的应该就是这个女孩。从这两句诗在书中出现过的时间来看,凌岩在那时候可能就有了想写《龙吟》这本小说的构想。″

“你那个时候应该就是在十五中读书,凌岩是你的班主任,那你有没有见过这个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