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深入解析与策略布局(2 / 2)

不料,俞岱岩竟提出邀请,言及武当开山祖师张真人寿宴将至,愿邀陈池与“婆婆”共赴盛宴,略表感激之情。此邀请出乎陈池意料之外,他与武当之渊源浅薄,更遑论受邀参加掌门寿宴之殊荣。昔日张三丰虽与他有一面之缘,但岁月流转,恐早已淡忘此人。

“俞三侠言重了,昔日照拂之情,铭记于心。然武当盛会,非我辈所能擅入。”陈池心中惊疑交加,面上却维持着礼貌的微笑,委婉表达了自己的婉拒之意。“若非阁下鼎力相助,我恐怕难以重返武当圣地。“俞岱岩的话语中透露出对过往的追忆,同时,他的目光不经意间掠过那位冒充的殷素素,而对方却浑然未觉,仿佛置身事外,以旁观者的姿态聆听。此情此景,令陈池暗自摇头,心中不禁感叹这冒充者的破绽之多,简直数不胜数,而俞岱岩却似视而不见,其行为之“愚”与姓氏之“俞”形成了鲜明对比。

“在我于武当疗养期间,曾向恩师提及阁下的名字,他老人家提及与您曾有一面之缘,此番您亲临武当为恩师祝寿,他定会倍感欣慰。“俞岱岩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张三丰的尊敬,以及对陈池到访的期待,其言辞之恳切,让陈池感受到难以推辞的盛情。

面对此情此景,陈池只能以苦笑回应,内心明了俞岱岩的邀请之意已决,自己难以回避。“既然如此,恭敬不如从命。“他拱手应允,随后转向那冒充的殷素素,故意略去“婆”字,以“老婆”相称,借古时无此称谓之机,巧妙地调侃了一番,而不虞对方指责其轻浮。

那女子虽觉其言有所异,却未深究,心思多半仍放在维持伪装之上,只以低微之声回应:“老夫人,我...我就不随行了,心中胆怯。“

陈池见状,适时解围:“无需担忧,俞三侠性情豁达,好客非常,而这位殷素素姑娘亦是温婉可亲,二位定能相处融洽。“

假冒的殷素素轻哼一声,对旁人的示好未置可否,仅微微颔首,以示回应。随后,一行人继续踏上前往武当的旅程。

沿途,武当山下江湖人士络绎不绝,俞岱岩为避免众人窥见其伤势,特令放下车帘,仅在必要关卡处露面,以便武当弟子放行。他严令弟子保密其伤势,一行人悄无声息地穿越山门,直达正殿后方居所,那里正是张三丰次日习武参悟之所。直至此刻,俞岱岩方命弟子将他的伤情通报给张三丰。

对于初次踏足武当的陈池而言,这里的一切无不彰显着武当派作为江湖第二大派的非凡气度与深厚底蕴。宏伟的建筑群与精妙的设计布局,无不透露出武当派在武林中的尊崇地位,其稳坐江湖第二把交椅,实非偶然。在细致审视之下,不难发现,该建筑群所采用的建筑材料——晶莹剔透的琉璃瓦、质地坚硬的大理石、以及象征庄重与尊贵的朱红色砂砾,均彰显出非凡的档次与审美,恰如其分地体现了大门派应有的恢弘气势与高雅格调。江湖之中,门派之兴衰,往往可从其基础建设的精良与否窥见一斑,若连此等基础都未能妥善打理,何谈吸引并培育出杰出的弟子?对于初涉江湖的新秀而言,他们同样具备敏锐的洞察力与现实的考量。

正当众人沉浸于这份建筑美学所带来的愉悦之时,不远处巍峨的大殿内,几道身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疾驰而出,这一幕迅速吸引了在场者的注意。陈池敏锐地察觉到,身旁的殷素素身躯微颤,情绪微妙波动,显然是被某种突如其来的情感所触动,进而推测,这或许是她的心上人现身所致。

果不其然,那些匆匆赶至的身影尚未站稳脚跟,便已急切地高声呼唤:“岱岩,你伤势如何?”其言语中饱含的深切关怀与焦急之情,难以掩饰,显然,来者正是与俞岱岩情同手足的武当七侠中的其他成员。此情此景,令陈池不禁暗自叹息,预见到即将到来的情感风暴——对于武当七侠而言,兄弟之情重于泰山,任何一位兄弟的受伤,都足以让他们怒不可遏,情绪失控。

由此可见,武当七侠之间的情谊之深,绝非虚言,而是真真切切地如同手足一般,彼此间的牵绊与扶持,构成了他们坚不可摧的精神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