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瞬息跨越,洞天之秘(1 / 2)

在修仙界边缘的幽邃之处,存在着一处超脱凡尘的洞天之府,它仿佛是法则之外的化外之境,今日,这等奇景竟为陈池所亲历,实乃生平罕见之奇遇。

随着法器的轻轻启动,一股柔和而耀眼的白光将他温柔地包裹,瞬间穿越至一个独立的空间副本之中。眼前展现的是一片虽不辽阔却自成一界的区域,面积约莫百八十平方丈,四周被一堵无形的壁障所限,陈池尝试数次,终因担心损坏法器而放弃了强行突破的念头。

步入洞府中心,四周静谧得仿佛能听见时间流逝的声音,唯有脚下柔软的草地给予了一丝生命的触感,否则这无垠的寂静足以让人错觉置身于浩瀚宇宙之中。空气中虽无流转之感,却也不觉憋闷,唯独缺乏食物与水源的供给,让人略感不适,但转念一想,这或许是创造此地的远古大能早已超脱物质束缚的象征。

然而,对于随身携带着自动售货机的陈池而言,这些难题不过是举手之劳,他轻松布置妥当,准备在此地潜心修炼。时间紧迫,他无暇他顾,即刻投身于武功的融合与精进之中。

为了精准把握修炼进度,陈池特地兑换了精密的计时器与详尽的记事本,将每日的修炼心得与成就逐一记录,虽有心制成详尽的表格以资参考,但终究受限于条件,仅留于想象之中。

在洞天之内,时间的概念变得模糊而悠长,陈池沉浸于修炼的乐趣之中,心无杂念。三日之后,他初窥龙象般若功的第一层门径,此番领悟耗时二十昼夜;随后,他转而深入第二层境界,这一阶段的磨砺更为漫长,耗时一月有余,再添四日;第三层,则跨越了双月,又添十一日;至第四层,更是历经了整整四季的更迭,方得圆满。

及至第五层,单纯的时间堆砌已难以满足突破的需求,它要求修炼者拥有深厚的悟性与浑厚的内力作为基石。陈池历经半年的苦思冥想与不懈尝试,终于在这一层境界上取得了突破,踏入了第六层的新天地。

而当他步入第七层时,修炼的速度竟出乎意料地加快,这得益于他先前摸索出的修炼诀窍,加之系统辅助的精准指引,仅用了一年又两月的时间,便实现了这一层境界的飞跃。洞天之府内,陈池的修为与日俱增,一段段传奇般的修炼历程,正悄然书写着属于他的不朽篇章。在接下来的八重境界探索中,每一层都如同前一层般艰苦卓绝,唯一显着的不同在于,这段历程竟耗费了骇人听闻的两年零一个月又十五日之久。踏入第九层的天堑之时,陈池深感力不从心,非是才智所限,实则是内力之源渐显枯竭,难以支撑更进一步的突破。

此情此景,不禁让他回想起那金轮法王,其能突破至第十层的武学造诣,无疑是何等的惊世骇俗。昔日能将其击败,确乎是运气与机缘的巧妙交织,而非全然实力使然。

在潜心修炼龙象般若功的同时,陈池亦未曾荒废其他武学的精进,尤其是无上大力杵的掌握,与龙象般若功相辅相成,一旦运用得宜,其威力之增,丝毫不逊于绵掌之柔中带刚。

数载春秋的苦练之下,陈池的实力已跃升至一个新的高度,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武林翘楚。如今,即便再次直面金轮法王,他也自信无需任何诡计,仅凭自身实力,便能与之平分秋色。即便内力或许略逊一筹,但武学的精妙搭配,足以弥补这一细微差距。

步入此等境界,陈池已能初步掌握内力外放之术,于体外构筑一道虽无形却坚韧的内力屏障。尽管其防御之力尚无法与张三丰等绝世高手相提并论,但这份能力所展现的视觉效果,却远远超出了其实战意义,成为了他修为深厚的一种象征。

然而,在此时刻,他也遗憾地意识到,以往那些曾视为制胜法宝的法器与系统道具,如厄运咒符等,在面对真正的高手时,其效用却大打折扣。高手们的防御机制太过强大,若非系统强制命中,仅凭感官与内力的敏锐感知,便能轻易抵御这些外在的不利影响。对于他们而言,任何细微的能量波动都能激发肌体本能的反应,或抗拒,或闪避,这便是所谓的“抗性”。

因此,陈池不得不将那些曾经视为珍宝的翻盘利器,深藏于乾元袋的最深处。踏入这一层次的战力之后,他深刻领悟到,唯有自身修为的深厚与精纯,才是决定战局走向的唯一关键。这也解释了为何那些站在武林巅峰的大高手们,即便知晓法器之存在,也未曾试图将其作为助力——非是他们愚钝,实则是深知此路不通。在那精密而复杂的系统架构中,特定的服饰套装并未纳入常规更迭的范畴,鸭舌帽与皮衣所赋予的增益效果,宛如烙印般永恒,即便在强者如林的较量中其影响力略显微薄,却也悄然成为战局中一抹不可忽视的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