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木兄不愧是北燕才子,秋景入诗,真是绝妙。”
但此时,酒杯再次飘动,缓缓漂向李宪的方向。李宪看着水中的酒杯,微微一笑,站起身来。他并不急于饮酒,而是先环视众人,目光中带着一丝从容。
“秋,何以为愁?”李宪微笑道,语气淡然。
众人微微一愣,似乎没料到李宪会这样开口。悲秋之意已经成为共识,连太子李承晚也微微蹙眉,似乎在思索李宪的用意。
“秋天虽冷,可于我心中却是丰盈与喜悦的象征。为何一定要悲秋呢?”李宪轻笑道,随即仰头将杯中酒一饮而尽。放下酒杯,李宪轻声吟道: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他的话音刚落,四周一片寂静。李宪的诗句竟打破了大家对秋天的传统看法——他针对这种寂寥之感,偏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要好,强调秋天并不死气沉沉,而是很有生气。他指引人们看那振翅高举的鹤,在秋日晴空中,排云直上,矫健凌厉,奋发有为,大展宏图。这只鹤是独特的、孤单的。但正是这只鹤的顽强奋斗,冲破了秋天的肃杀氛围,为大自然别开生面,使志士们精神为之抖擞。这只鹤是不屈志士的化身,奋斗精神的体现。所以他说,“便引诗情到碧霄”。“诗言志”,“诗情”即志气。人果真有志气,便有奋斗精神,便不会感到寂寥。
“好一句‘我言秋日胜春朝’!”太子李承晚第一个拍手,眼中满是欣赏,“六弟的诗真是别具一格,竟有如此喜秋之意。”
陈天刀听罢,眼中闪过一丝惊叹。他忍不住看向李宪,带着几分钦佩,“李兄的诗打破常规,竟如此脱俗。陈某佩服。”
“是啊,”一旁的大理才子段正好也吃惊地望着李宪,赞叹道,“六皇子真是不同凡响,能在悲秋的基调中写出如此欢喜之诗,真是才情横溢。”
然而,端木澄的表情却微微沉了下来。他原本以为李宪不过是个无名的皇子,甚至连文会资格都是靠太子所赐。但如今这首诗却让他感到意外与不悦。李宪的诗不仅与众不同,还获得了太子的肯定,这让他心生不甘。
端木澄冷笑一声,低声道:“喜秋?倒是新奇。不过,秋天的本质依旧是寒凉,李兄之诗虽脱俗,却也不免有些过于轻浮。”
李宪并未理会端木澄的讥讽,他目光坦然,淡笑道:“端木兄见秋为悲,而我见秋为喜。万物皆有两面,若只执一端,未免有些狭隘。”
端木澄的脸色微微一变,刚想反驳,却听太子李承晚微笑道:“六弟所言极是,秋不仅有悲凉,亦有丰收和圆满。每个人对秋天的理解不同,各有所长,这才是文会的真正意义所在。”
李承晚的话让端木澄无从反驳,只得冷哼一声坐下。
随着裁判们的评议,众人一致认定,李宪的这首诗独树一帜,不仅立意高远,诗句也优美自然,气象万千。最终,李宪凭借这首诗在曲水流觞中拔得头筹,赢得了第一局的胜利。
这一局,李宪不仅在场上崭露头角,还成功在各国才子面前扬了名。
李宪微笑着坐下,心中暗自庆幸自己成功打破了常规,在这场曲水流觞中赢得了满堂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