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李宪制定进攻西凉计划之时,门外传来部下禀报说西凉马腾前来投降。
李宪一惊,这西凉马腾可是守护西凉重镇武威的边关大将,因何缘故前来投降呢?
不过李宪还是压下了心中的疑问,让马腾进来,看看是什么情况。
西凉大将马腾跪在李宪面前,语气坚定地说道:“大将军,西凉已经腐朽不堪,朝廷内斗不断,民生凋敝。武威镇孤立无援,随时可能被周边部族蚕食。末将实在不忍看着百姓陷入战火中,才决定率众归顺北燕。只求您能给末将一个机会,助您拿下西凉,拯救百姓于水火。”
李宪目光锐利地看着马腾,心中思索。片刻后,他微微点头:“马将军的诚意,本将信了。西凉王室无能,局势混乱,若我北燕不趁此机会收复失地,恐怕边境永无宁日。你愿意归顺,本将自然不会亏待。”
李宪稍微顿了一下,继续道:“如今,我北燕已兵强马壮,火枪兵训练有素,若西凉朝廷再顽抗,终将难逃灭亡之命。既然马将军有心助我,那本将便封你为征西大将军,配备一万火枪兵,去攻打凉州。凉州是通往西凉京城的重要关口,只要你能攻克凉州,西凉终将是我们的囊中之物。”
马腾大喜,立刻叩首道:“末将多谢大将军厚恩!末将必不负重托,誓死攻克凉州,若有半点退缩,甘愿以命抵之!”
李宪起身走到马腾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郑重道:“记住,这不仅仅是为了我北燕,更是为了西凉百姓的未来。攻克凉州,便是守住他们的生路。此战,必须全力以赴。”
马腾激动地点头:“末将明白,大将军放心!”
李宪转身对身旁的亲信说道:“传令下去,给马腾将军配备最精锐的火枪兵,还有足够的军需粮草,确保攻下凉州之后,不至于孤立无援。”
亲信领命而去。
马腾再度叩首,随即起身,脸上露出坚定之色。他深知此战不仅关乎西凉的未来,也决定了自己的命运。带着李宪的命令,他迅速离开南郑,奔赴凉州,准备迎接一场恶战。
几日后,马腾抵达凉州城外北燕军队的营帐,身后的万余火枪兵在他身后列阵,气势逼人。凉州作为西凉的边关重镇,俯瞰大漠,隔绝了北燕与西凉的其他通道。马腾站在营帐外,眼望远方,心中暗自盘算:只要能攻克凉州,西凉终将不保。
与此同时,李宪站在南郑城的地图前,目光沉静。他深知,一旦拿下凉州,西凉便如风中残烛,随时可以被他一举灭亡。
翌日。
马腾站在凉州城的城墙上,抬眼望向残破的城门,硝烟四起,昔日雄伟的凉州城如今已满目疮痍。城内外尸横遍野,战火将大地染得一片血红。经历数月的艰苦战斗,马腾终于率领他的火枪兵成功攻克了凉州城。
“凉州……终于归我北燕所有了。”马腾喃喃自语,眼中却没有一丝喜悦,而是充满了疲惫与沉重。他知道,这场胜利的代价是沉痛的。
副将张文远站在他身后,语气中带着几分激动:“将军,经过数月的苦战,咱们终于将凉州拿下!大将军李宪的目标终于初步达成了!西凉的命脉,已经握在我们手中了!”
马腾点了点头,却没有太多言语。他心中清楚,凉州虽破,但西凉未亡。拿下凉州只是迈出了第一步,未来的战斗,才是关键。
“传令下去,立刻整顿军队,救治伤兵,抓紧时间修缮城防。”马腾冷静地发号施令,“西凉残余势力必定不会甘心失败,我们必须做好防御,准备迎接下一轮反扑。”
张文远领命而去,马腾则继续站在城墙上,望着远方那苍茫的荒漠,心中思索着接下来的战局。
这时,亲信骑马飞奔而来,气喘吁吁地汇报:“将军,大将军李宪的急信到了!”
马腾急忙接过信件,展开仔细阅读。信中,李宪的语气如同一贯的沉稳自信:“马将军,你攻下凉州的消息已经传回南郑,这是一个巨大的胜利。接下来,你要全力稳固凉州,安抚百姓,同时也要防备西凉朝廷的反扑。本将很快会派遣援军前来与你会合,共同进攻西凉京城。”
马腾看完信后,心中顿感一丝安定。他知道,李宪已经为他们安排好了下一步的计划,这场征战将不会孤立无援。他对张文远说道:“大将军已经派援军前来,我们必须在援军到达前守住凉州,等待下一步总攻的号令。”
张文远听后露出笑容:“那西凉朝廷的好日子不长了!我们必定能攻下西凉京城,将他们彻底瓦解!”
马腾的眼神却依然冷峻:“西凉王朝残余的力量不会轻易束手就擒。传令全军严加戒备,战斗才刚刚开始。”
几日后,西凉王室果然集结了剩余的部队,试图重新夺回凉州,但面对马腾的火枪兵和坚固的防御,他们屡屡碰壁,伤亡惨重。马腾借助火器的优势,以少胜多,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将西凉的反扑彻底粉碎。
凉州一战后,西凉王朝的军力大幅削弱。马腾知道,接下来便是决定西凉生死存亡的时刻了。
战场的硝烟刚刚散去,凉州的天空依然昏暗,空气中还弥漫着血腥味。马腾转身对张文远说道:“去通知全军,准备迎接援军的到来。接下来,我们要一鼓作气,直取西凉京城。”
张文远眼中闪过一丝杀气,重重地点了点头:“末将明白!誓随将军,一起拿下西凉!”
北燕都城,大都。
朝会之上,气氛一片肃穆。燕青柔坐在高高的龙椅上,眼神深邃,心中思索着自己的决定。她看向下方站立的大臣们,最终打破了沉默,开口道:“诸位爱卿,北燕自朕继位以来,虽承先皇之志,但国家的治理、军队的建设、经济的发展,无一不是李宪大将军亲力亲为。朕深感无力,认为自己并非治理天下之才。如今北燕风雨飘摇,朕思虑再三,决定将帝位禅让给李宪大将军,愿他能为北燕开创更加辉煌的未来。”
话音刚落,朝堂上下立即议论纷纷。
一位老臣站了出来,眉头紧皱,态度谦和,但言辞坚决:“陛下,国之大事,皇位更替事关社稷安危。虽然李宪大将军功勋卓着,天下皆知,但禅位乃国之大典,非可轻率。祖宗礼法不可动摇,陛下万万不可如此决断啊。”
另一位年长的大臣附和道:“陛下,先帝将皇位传于陛下,乃是天命所归,民心所向。若轻易将帝位交给他人,恐会动摇朝纲,扰乱人心。”
然而,更多的大臣沉默片刻后,纷纷表示支持燕青柔的决定。大将军关宁第一个站了出来,抱拳说道:“陛下,末将以为,大将军不仅在军务上表现卓越,在政务上也有着远见卓识。如今,北燕的富强发展皆仰仗大将军之才。若大将军登基,必能将北燕带上更高的台阶。末将愿全力支持。”
礼部尚书周怀文缓缓点头,随后走出朝列,向燕青柔俯身一礼:“陛下,臣也认为,此时的北燕需要一位能够真正掌控大局的帝王。大将军多年稳重处事,深得人心,且其治军有方,推动经济振兴,深得民心。臣相信,他即位,北燕定能更加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