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酒杯碰撞之声响起,满堂宾客纷纷举杯饮尽。就在这时,一阵轻微的哭声响起,却是小小的李天元因杯盏声吵醒,稚嫩的哭声在大殿中引起一阵善意的笑声。
李宪闻声,脸上带着柔和的笑意,俯身轻轻拍了拍李天元的小背,低声安抚:“天元不怕,有父皇在。”他温柔的声音让李天元渐渐止住了哭泣,睁着圆溜溜的眼睛望着李宪,仿佛听懂了父皇的安慰似的,露出微微的笑容。
看到这温馨的一幕,泰姬妃忍不住轻声感叹:“皇子聪慧,未来必成大器,定能光耀我大秦。”
燕青柔轻轻握住李天元的小手,目光温柔地看着他,带着母亲特有的慈爱,说道:“臣妾只希望他平安健康,其他并不重要。”
李宪听后,目光在燕青柔与泰姬妃之间流转,微微一笑:“天元能有你们这样的母亲,是他的福分。”接着,他握住皇后的手,继续说道,“青柔,有你在,朕心安。”
随后,李宪将目光转向在座的群臣,略带感慨地说道:“有家才有国,有国才有家。今日的大秦已成一统,朕与诸位共同守护这片河山,未来的和平盛世,不仅是天元和诸皇子的福,更是天下万民的福。”
在座的文武百官听到这番话,纷纷拱手齐声应和:“陛下圣明!”
宴会至夜深方散,李宪亲自送燕青柔、泰姬妃与小皇子李天元回宫。一路上,宫灯照映着李天元天真无邪的笑颜,也映照着皇后与泰姬妃相互扶持的和睦之情。李宪望着眼前的这一幕,心中充满了满足与安慰,也坚定了带领大秦走向辉煌的决心。
宴会之后,朝廷内外一片欢腾,大秦子民皆感念皇帝与皇室的恩德,而李宪与皇室的和睦共处也成为了宫中一段佳话。
次日清晨,宫中传来喜讯:太医诊断发现泰姬妃怀有双生子,竟是双胞胎。这一消息迅速传入乾清宫,李宪闻讯后,难掩喜悦之情,立刻召见太医前来复诊。
待太医候在殿前,李宪步入正殿,目光炯炯,语气中透着一丝激动:“朕听闻泰姬妃怀有双胞,是否属实?”
太医立刻跪地叩拜,恭敬地回禀道:“回陛下,臣确实复查过多次,泰姬妃脉象平稳,却是明显的双生之脉,双胞胎无疑!”
李宪听罢,忍不住朗声大笑,眉宇间的喜悦显而易见。他随即吩咐道:“好!立刻去传旨,宣告全宫!泰姬妃怀有双生,乃我大秦之福。”
消息传出,后宫嫔妃们纷纷赶来道贺,燕青柔皇后也亲自前往泰姬妃的寝殿探望她。两人见面时,泰姬妃扶着腹部,面带欣慰之色。燕青柔握住她的手,关切地说道:“妹妹真是大福之人,怀上双子,真是天大的喜事。皇上一定非常高兴。”
泰姬妃脸上也带着喜悦,微微点头:“多谢姐姐惦记,妾身身子无碍,也很幸运,能够为大秦多添一份血脉。”
燕青柔笑着安慰道:“怀双胎要比一般辛苦,妹妹万事多加小心,若有不适,尽快让太医诊治,不可大意。”
泰姬妃感激地回应:“姐姐教诲,妹妹铭记于心。”
两人相视而笑,皇后细心地叮嘱了一番饮食起居,方才离开。
当夜,李宪设宴庆祝泰姬妃怀双生子,宴席上,百官们纷纷上前祝贺。丞相杨安举杯道:“陛下子嗣旺盛,是大秦之福,臣等祝愿皇嗣健壮安康,国泰民安!”
武将高顺也跟着附和:“皇上英明,国富兵强,如今皇嗣接连降世,乃是盛世之兆!”
李宪满脸喜悦,端起酒杯一饮而尽,豪气万分:“朕承蒙天佑,得此双生之喜,定当励精图治,让我大秦江山稳如磐石!”
李宪在席间豪情万丈,目光中透着一股征服的决心。他举杯朗声说道:“诸位爱卿,泰姬妃喜得双生,朕更觉大秦气运正盛,何不趁此良机,一举灭了大乾,将四方寰宇收入大秦版图!”
群臣闻言,纷纷起身拱手齐声高呼:“皇上英明,愿为陛下效死力!”
李宪眼中燃起熊熊战意,立刻下令道:“传朕旨意,派人八百里加急,传令边关,让大将军黄飞虎整装待发,做好攻打乾国的准备!”
丞相杨安上前一步,低声提醒道:“皇上,如今虽我大秦兵强马壮,但乾国地势险要,不宜轻敌。可先派遣探子查明乾国边境动向,做到未雨绸缪。”
李宪闻言点头,微微一笑道:“杨相言之有理。传令锦衣卫即刻行动,派出精锐探子,暗查乾国境内军情。黄飞虎镇守边关,将以雷霆之势一举压制乾军,灭乾之事,势在必行!”
当夜,李宪便命亲信八百里加急将旨意送往边关,书信传达至黄飞虎手中。黄飞虎接令后,目光坚定,召集将领们下达军令:“皇上旨意已到,命我军枕戈待旦,准备随时攻入乾国!传令各军营将士,立刻备战!”
军中将领纷纷抱拳应声:“愿随将军一同浴血,杀出一片大秦新天地!”
黄飞虎冷静沉稳,语气中带着无比自信:“此战,我们必将以大秦之威,荡平乾国边境!”
李宪在朝堂上正讨论着大军攻打乾国的计划,忽然听到殿外急报声传来。
“启禀皇上!”锦衣卫指挥使严平快步走入殿中,拱手行礼后神情肃穆地禀报道,“微臣接到密报,侍中惠施与乾国暗中勾结,密谋出卖我大秦军情。臣已亲自布控,搜查出惠施与乾国密使往来的信件证据。”
殿内群臣听闻此言,纷纷变色,朝惠施投去愤怒的目光。李宪闻言冷笑,威严的目光扫向惠施,沉声道:“惠施,朕一直器重于你,你却胆敢背叛大秦,勾结敌国!朕给过你多少机会,你竟自甘堕落,想置朕和大秦于险境?!”
惠施面如死灰,连连磕头道:“皇上冤枉!臣只是一时糊涂,被乾国蛊惑,并无害秦之心!”
严平上前一步,冷声道:“惠施,不必再狡辩!你与乾国使者秘密联络的书信,已然被我军查获,证据确凿!事到如今,还妄想欺骗陛下?”
李宪怒不可遏,手一挥,眼中怒火几乎要燃烧起来:“严平,即刻将惠施压入天牢,朕要亲自审问,查明他与乾国暗通款曲的细节!让所有勾结敌国的叛逆,都付出应有代价!”
惠施被几名锦衣卫架起带离殿中,挣扎哭喊:“皇上开恩!臣并非真正叛国,臣愿将功赎罪,为大秦效死!”
李宪冷哼一声,眼中冰冷如刀,转身看向严平道:“务必查清楚惠施背后的乾国势力,尤其是那传递消息的细节!一切涉案人员,朕一个也不会放过!”
严平拱手道:“陛下请放心,臣必将查个水落石出,不放过一人一事!”
惠施被拖走后,李宪仍然气愤不已。丞相杨安上前劝道:“皇上,惠施通敌实属罪大恶极,但毕竟还未导致严重损失。臣建议不如将此事作为大乾反间计的警示,安抚军心,并借机严防间谍渗透,确保我们攻乾计划的隐秘。”
李宪闻言稍微平静,点头说道:“杨相所言有理。大军攻乾在即,决不可再有奸细混入我军。自即日起,凡是军中进出的文书、命令,都需经严平的锦衣卫严查!朕绝不会再容忍任何出卖秦国的行径!”
殿中大臣齐声应和:“臣等愿遵旨,共守大秦!”
至此,李宪心中的疑虑稍微平息,然而他暗下决心,定要将乾国的反间计连根拔除,再不容许秦朝朝廷有任何隐患存在。
锦衣卫在天牢里,面对气息奄奄的惠施,严平冷冷问道:“惠施,你可知罪?”
惠施浑身被镣铐锁住,脸色苍白,双眼低垂,声音微弱地回答:“臣……知罪。臣已无话可说,只愿坦白一切。”
严平冷哼一声,厉声道:“既然如此,就不要遮遮掩掩了。你与乾国如何联系?有谁与你同谋?”
惠施苦笑一声,叹息道:“我确实通敌,乾国密使曾许诺,以重金和权位相诱,唆使我向乾国提供秦国的兵备情报。”他停顿片刻,目光犹豫,最终艰难地说道,“而被打入冷宫的废妃芈月,她也参与其中。”
严平挑眉:“哦?芈月参与?你可知此话的分量?”
惠施重重点头:“她……曾是乾国的皇贵妃,与乾国太子有秘密往来,一直怀有复辟楚国之心。芈月利用她在冷宫中的便利,帮助我传递书信,甚至教唆我设计朝中诸位忠臣,为乾国效力。”
严平脸色沉重,立即命人将惠施的口供记录在案。他看着惠施,冷笑道:“惠施,你心中该清楚,此等叛逆行为何等罪恶。既然你坦白,或可免去些刑罚,但芈月的罪行,已经是证据确凿。”
严平离开大牢后,将所有证据呈报给李宪。
李宪看完供词,脸色阴沉得可怕,冷冷说道:“废妃芈月,朕曾对她念及旧情,赦免一死,竟然得寸进尺,与乾国暗通,妄图颠覆我大秦基业!朕岂能容忍!”
杨安在一旁,拱手禀道:“皇上,废妃芈月谋反罪证确凿,依秦律当处极刑,以儆效尤。只是此事若公开,会引发宫中动荡,不如由严平秘密处置,悄然行刑。”
李宪微微点头:“既然她选择背叛,那便不能再留。此事全权交给严平处理,勿让人知。”
秘密处死的消息在皇宫中悄无声息地传播开来,只有几名心腹知晓。这是李宪在怒火中做出的决断,芈月的叛逆行径让他无从原谅。李宪在心中暗自思忖:“她本该是我大秦的助力,如今却成了隐患,背叛的代价终究是她无法承受的。”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李宪召见了李战。他身着素白长袍,面色平静,但眼中却闪烁着复杂的情感。李战在李宪面前跪下,微微颤抖着,心中忐忑不安。
“平身。”李宪摆手,语气冷淡,“你也知道你母亲的下场。可她生你之时,朕也对她寄予过厚望。可惜,她却背叛了我。”
李战心如刀绞,面色惨白,语气却坚定:“父皇,儿臣不愿与母亲的过错划等号。母亲虽为废妃,但她也是儿臣的母亲,儿臣愿意替她承担罪责。”
李宪的眼神微微一动,心中对李战产生了几分欣慰。他知道,李战虽出身不凡,但却从未沉溺于权力与欲望。李宪沉吟片刻,最终说道:“朕不打算追究你的过错,但你母亲的行径,朕不能再留情。你将被贬为山阳公,远离长安,朕希望你能在那儿静心修行,勿再卷入权谋之中。”
李战颤抖着,声音哽咽:“父皇,儿臣只愿留在您身边,哪怕是侍奉在侧,也不愿离去……”
“这是朕的决断。”李宪的语气不容置疑,内心虽有不舍,但他清楚这也是李战的保护。“你要明白,作为皇子,肩负的责任与压力,远非寻常人可比。”
李战无奈,只能低下头,流下了无声的泪水。他明白,这次贬谪不仅是对母亲的惩罚,更是对自己的警告。他立誓要在山阳公的身份下,洗净自己的名声,保护自己的家族与父亲的声望。
几日后,李战与随行侍卫一同前往山阳。他踏上了前往未知之地的旅程,心中百感交集。他知道,这条路或许会是艰难的,但他决心不辜负父亲的期望,努力修身养性,力求有所成就。
与此同时,长安的风波仍在继续,李宪在权力的漩涡中小心翼翼,心中却隐隐感到了一丝不安。他知道,背叛的阴影已经在朝堂上划下了深深的裂痕,尽管外表风平浪静,但内心的波涛汹涌依然在蠢蠢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