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烽火连天(2 / 2)

屋内烛火摇曳,秀珍起身迎向秦墨,眼中满是关切与温柔。“没有伤到哪里吧?”秦墨也不说话,只是轻轻将秀珍拥入怀中,仿佛只有在这一刻,他才能找到内心的安宁。秀珍轻抚着秦墨的脸庞,轻声说:“墨哥,下次不要冲在最前边了!”秦墨点点头,低头吻住秀珍,双手熟练地解开她的衣带。两人相拥着倒在床上,秦墨在秀珍的温柔乡中暂时忘却了战争的残酷与痛苦,在床榻上粗暴地释放着内心的压抑。

窗外,夜幕如墨般浓稠,此刻在碱厂堡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无比清楚,未来的日子里,战争的阴霾将会如同幽灵一般长久地盘踞在这片土地之上,挥之不去。或许明天,又或许后天,新的战火就会再次燃起…

经此一役,碱厂堡内的士气高涨。秦墨深知,想要军心稳固,赏罚需分明。他站在点将台上,目光扫过台下一众将士,高声道:“此战得胜,皆赖诸位兄弟奋勇拼杀!神射手赵风,箭无虚发,差一点射死敌军统帅,斩将夺旗,毙敌无数;铁牛等一众兄弟亦是悍不畏死,冲锋在前。尔等之功,碱厂堡上下有目共睹!”

说罢,秦墨宣布赏赐。赵风被晋升为百夫长,赏银百两;铁牛因作战勇猛,破格提拔为千户,得财帛若干。亲卫营中,多数士兵因护主有功且作战英勇,大半皆获晋升,分派至各营担任基层军官。这些人,在战场上与秦墨生死与共,是他最为信赖的精锐力量,亦是碱厂堡军未来的中流砥柱,他们眼中闪烁着对秦墨的感激之情,秦墨的恩德令他们眼中闪烁着炙热的崇拜。

而秦墨此次重挫后金军的正白旗,却似在辽东这片土地上捅了马蜂窝。后金军为找回场子,在辽东各地四处肆虐。并不是所有的边军都如碱厂堡军一般英勇无畏,反而是,大多数边军见到后金军都是望风而逃,不战而降!

长城防线一时间千疮百孔,后金军如饿狼般冲入汉人聚集的村屯,见人便杀,男女老少皆不放过。在宁静的李家村,晨曦初照,本应是农忙秋收之景,却被马蹄声与喊杀声打破。后金军蜂拥而入,手起刀落,鲜血溅洒在土坯墙上,村民们惊恐的呼喊声瞬间被无情的杀戮声淹没。房屋被点燃,滚滚浓烟直冲云霄,牲畜四处奔逃,却也难逃被宰杀的厄运,后金军真正的做到了鸡犬不留!

堡寨之中,亦是惨状连连。巍峨的青山堡,曾是百姓安居乐业之所,如今却成了人间炼狱。后金军将抢夺来的粮草物资堆积如山,而一旁则是百姓的尸首横七竖八。他们残忍地对待汉人百姓,将人绑在木桩上,肆意凌虐,其暴行令人发指,所过之处,尸骸遍地,一片荒芜,宛如末世之景。

辽东大地如今陷入了无尽的战火与苦难之中,各处烽火连天,告急的文书如雪片般纷纷飞向京城。曾经繁华的村镇如今满目疮痍,硝烟弥漫在每一寸土地上。

在长城上的重要关隘和大城中,守城的明军瑟瑟发抖,他们知道自己手下的实际兵力远远少于账面数字,大量的军饷被各级官员中饱私囊,吃空饷的现象已经严重到了几乎拖垮整个防线的地步。本应充实的兵营里,营帐空空荡荡,能真正拿起武器作战的士兵屈指可数。留下来的军士,要么是老弱病残,要么是被强征而来毫无斗志的百姓,在训练有素的后金军面前,几乎不堪一击。

与此同时,在万历皇帝的御案上堆满了一封封奏折。这些奏折无一例外都是针对秦墨,奏折中的文字如刀似剑,纷纷指责秦墨胆大妄为,竟敢在未得到朝廷明确旨意的情况下擅自调兵遣将,出兵作战。这种行为严重违反了朝廷的军纪和律法,不仅如此,还极大地破坏了原本就脆弱不堪的辽东局势平衡。由于他的鲁莽举动,使得整个辽东地区陷入了一片混乱与动荡之中,原本相对稳定的局面瞬间被打破。

更为糟糕的是,这一事件直接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给朝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危机。为了应对因秦墨所造成的乱局,朝廷不得不紧急从其他地方调拨大量的军饷和士卒前往辽东,以维持当地军队的正常运转和作战需求。然而,这样一来,朝廷的财政支出陡然增加,原本就已经捉襟见肘的国库更是雪上加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