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半篇文章(1 / 2)

自商代姬发自贬为天子起,人族自此步入了漫长的无人皇时期。

于那悠悠岁月之中,唯有那些自称天子的大王们统御着天下。

然而,局势纷扰,诸侯争战,烽火不断,百姓深陷于水深火热之内。

直至始皇帝横空现世,他凭借雷霆万钧之威,横扫六国,一统六合,终结了长久以来的混乱与分裂。

他以超凡的智慧和勇气,重整山河,制定统一的律法、度量衡,修筑宏伟的工程,令天下归一,秩序井然。

始皇帝的雄才伟略,使人族这才呈现出复兴之态。

他的功绩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千古一帝”的称号于他而言当之无愧。

他的名字,恰似璀璨星辰,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永远为后世所铭记与尊崇。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尉缭对秦始皇外貌的描述为:“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

这样的描述具有一定的主观色彩,尉缭说出这番话的本意是想展现秦始皇性格上的凶狠、薄情等特质,借由外貌描述来强化此种印象,未必全然是客观精准地对其容貌的真实写照。

历史上针对秦始皇的评价纷繁多样,正面与负面的均有。

在正面评价里,他一统六国、统一度量衡、修筑长城等功绩广受称赞,被视作伟大的开拓者与统治者。

然而,负面评价也颇多,例如严刑峻法、劳民伤财等。

这些评价中既有客观的成分,基于确凿的史实以及对当时社会状况的精确分析;也有主观的部分,受到评价者个人立场与情感的左右。

总体来讲,秦始皇无疑是一位极具影响力并且充满争议的历史人物。

他的功绩,像统一六国终止战乱,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他的过错,如繁重的赋税和徭役给民众带来沉重压力。

但不管功过,都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且长久的影响。

到了现代,人们却将其评价为迷人的老祖宗。

不少人慨叹,要是能多活几十年,估计就不会有西方白毛耀武扬威的情形了。

这,便是政哥的魅力!

他那波澜壮阔的一生,那坚定无畏的决策,那开天辟地的壮举,都令后人对他充满了无尽的遐想与敬仰。

套了李青莲皮的心远是心甘情愿参拜的,冲着政哥的功绩,躬身一拜是完全受得起的。

毕竟秦代并非满清,无需动不动就下跪。

自从教员让他们站起来后,他们的膝盖就变得很硬,除了父母,没人能让他们下跪,除非是面对逝者!

“汝便是青莲居士?”

一个自带霸气的声音传入低着头的李青莲耳中。

他猛地抬起头,只见政哥已然身姿挺拔地站在他面前,脸上带着一抹淡淡的微笑。

“陛下称呼吾青莲即可。”

李青莲恭敬说道,然而他的内心却在疯狂呼喊:妈妈,我见到活着的政哥了!

“朕知晓汝非这方大陆之人,此前汝所作之文章《蜀道难》,朕觉得甚佳,今日你再作一篇文章,若朕满意,便恕你无罪。”

政哥的语气看似温和,可其中却蕴含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请陛下定个主题。”

李青莲倒是没有半分怯意,毕竟他可是有着后世两千年的文章打底,虽说并非全部记得,但有名的那些他皆还记得,特别是到了天人层次,诸多记忆更是清晰地回想起来,《蜀道难》也是他记起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删改的。

“哦?汝如此有信心?那便以大秦为主题吧。”

政哥的兴致也被勾了起来,直接给出了个高难度的主题。

要知道,这个主题若是写不好那可是要掉脑袋的,毕竟民间对大秦着实存在着诸多不好的看法。

李青莲听闻,确是愣住了,心中暗叹这个主题难度颇高。

“怎么?写不出?”

政哥眼睛一眯,那眼神深邃而难以捉摸,让人猜不透他此刻心中究竟是何想法。

“取纸笔来!”

李青莲此刻也豁出去了,不再顾虑诸多,全篇文章没有,半篇总归还是能写出的。

掌柜的不愧是个有眼力见儿的,听到这话,当即让人迅速拿出笔墨纸砚,还有一张桌子。

那纸还特意选了一卷长长的,毕竟是要写文章,谁也不知究竟要写多长,所以直接拿了最长的一卷。

“青莲居士,酒来了。”

王姓老者双手端着一碗郁金香,满脸兴奋。

这无疑又是一个能够流传后世的名场面,他能参与其中,必定也能跟着青史留名,所以端酒这种事他简直是乐意至极。

“吾来磨墨。”

咸阳令反应极快,一下子抢到了磨墨的机会。

其他人见状,只能在心里暗自叹息可惜,都懊悔自己慢了一步,没抢到好位置。

今日这事儿估计在史书上会留下一笔,不管是磨墨的,还是端酒的,甚至是摆桌子的,都能跟着名垂青史,而他们这些围观的人没抢到机会,只能在一旁眼巴巴地瞧着。

李青莲毫不犹豫,一口饮尽碗中酒,手中那支粗毛笔饱蘸墨汁,随后在洁白的纸上笔走龙蛇书写起来。

这次的书法又是另一种风格,宽博平正,外紧内松,气势磅礴,正是那鼎鼎大名的颜体。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