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张悦晓峰喜结缡,相携岁月谱新章(1 / 2)

七十年代秋意长,喜事盈村嫁娶忙。

烛影摇红人缱绻,相携岁月谱新章。

转眼到了张悦和林晓峰订婚的来年的秋天,林张两家把林晓峰和张悦的婚事定在了阳历的十月一日国庆节这天。

在那个处处透着质朴气息的七十年代,一场婚事那可是整个村子的大事,消息一传开,林家村和张悦所在的村子都像是被注入了一股喜庆又忙碌的活里,处处洋溢着热闹的氛围。

林晓峰家这边,天还蒙蒙亮呢,林母就已经起床了,灶膛里的火被她生得旺旺的,映照着她满是操劳痕迹却又带着几分期待的脸。简单做了些早饭,一家人匆匆吃完,便开始为婚事忙活起来。

院子里那几间老房子,自打决定婚事后就开始翻新了,可到这会儿,还有些收尾的活儿没弄完。林晓峰跟着村里几个经验老到的工匠,在屋顶上爬上爬下,忙着修补那些破漏的地方。阳光洒在他身上,照出他额头上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滴在那有些破旧的衣衫上。他一边小心翼翼地铺着瓦片,一边听着老师傅在旁念叨:“晓峰啊,这瓦片可得铺严实咯,下雨天可就指着它遮风挡雨呢,咱可不能让新娘子住进来还遭那漏雨的罪呀。”林晓峰赶忙应着,手上的动作更加仔细了,心里想着,等这房子拾掇好了,悦悦住进来就能舒坦些了,可不能让她跟着自己吃苦。

屋子里,林母正翻看着为数不多的布料,这些布料大多是自家织的粗布,还有些是亲戚们东拼西凑送过来添作嫁妆的。她坐在那昏黄的灯光下,戴着老花镜,手里拿着针线,一针一线地缝着被子。每缝几针,她就得停下来揉揉眼睛,可眼神里却透着认真和慈爱,心里琢磨着,得多缝几床厚实的被子,好让小两口冬天能暖暖和和的,这每一针每一线可都倾注着对新人满满的祝福呀。

而在张悦家,同样也是一片热热闹闹的景象。张悦的母亲和嫂子李秀天不亮就开始忙活了,她们要给张悦准备嫁衣呢。那身嫁衣的料子是好不容易从供销社换来的红色棉布,虽然比不上现在的绸缎那般华丽,可在当时也是稀罕物件。样式是照着村里老一辈传下来的样子,又结合着当下的时兴做法稍加改良的。领口和袖口都细细地绣着寓意吉祥的花纹,那花纹是李秀费了好些个日夜,一针一线绣出来的,针脚细密,饱含着心意。

张悦看着那逐渐成形的嫁衣,心里满是欢喜,又不禁有些感慨。她知道,自己这就要离开生活了多年的家,去开启一段全新的生活了,未来的日子有甜蜜的期待,可也藏着不少未知的挑战呢。

“悦悦呀,来试试这嫁衣,看看哪儿还不合身,咱好赶紧改改。”母亲笑着朝张悦招手,张悦红着脸走过去,穿上那身嫁衣,站在镜子前。镜子有些模糊,映出的影像也不算清晰,可张悦却仿佛看到了未来婚后生活的种种画面,有和林晓峰一起在田间劳作的场景,有操持家务的琐碎,还有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的温馨时刻,一时间,思绪飘得老远。

张山也没闲着,他帮着父亲四处去采购婚礼上要用的各种物品。那时候物资可不充裕,很多东西都得凭票购买,为了凑齐桌椅板凳、锅碗瓢盆这些必备的家什儿,父子俩可没少跑腿,一家家供销社去打听,一张张票证仔细盘算着。几个孩子则在院子里嬉闹着,嘴里念叨着姑姑结婚那天肯定特别好看,还能吃到平日里吃不到的糖果呢,那稚嫩的话语给这忙碌的家增添了几分欢快的气息。

日子就在这紧张又期待的氛围中一天天过去,眼瞅着就到了九月下旬,各项准备也都差不多了。林晓峰家的房子焕然一新,墙壁重新用白灰粉刷过,虽然看着还有些粗糙,却透着干净清爽的气息。屋里的家具虽说简单,却都是新打的,找村里手艺好的木匠师傅,费了不少木料,还搭上了人情,这才打造出了床、柜子这些实用的物件,一进屋就能闻到那淡淡的木香。院子里也打扫得干干净净,摆上了几盆从山上挖回来的野花,虽不名贵,却也给这农家小院增添了几分雅致。

张悦家这边,嫁妆也都一一备齐,整整齐齐地摆放在屋子里,看着就透着满满的喜气。张悦的心情愈发紧张起来,夜里常常翻来覆去睡不着觉,既盼着那婚礼的到来,又担心自己能否胜任好妻子的角色,婚后和婆家人相处会不会闹不愉快,这一桩桩事儿就像沉甸甸的石头,压在她的心头。

林晓峰也同样如此,一想到即将要和张悦真正组建家庭,心中满是喜悦,可又害怕自己万一哪里做得不好,让张悦受了委屈。于是,在婚礼前的几天,他特意找了个时间,拉着张悦来到了村子外的小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