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山村晨语寄情长,亲语千般驱怯意(1 / 2)

晨曦初照梦犹萦,儿惧学途泪满睛。

众语温言消怯意,齐心逐梦盼家兴。

清晨,张山在睡梦中悠悠转醒,下意识地扭头看向窗外,天边才刚刚泛起一丝鱼肚白,整个山村还笼罩在一片朦胧的静谧之中。他的目光有些发怔,思绪却已飘远,昨夜暖晴那惊恐的模样、委屈的哭诉仿佛电影般在他脑海中不断回放着。

想着暖晴在梦里被同学嘲笑家里穷,孩子多,张山只觉得心里像被一块沉甸甸的巨石压着,难受得喘不过气来。他深知,这些年家里的条件确实不好,孩子们跟着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委屈,而自己身为一家之主,却没能让他们过上富足无忧的生活,满心的愧疚如同决堤的潮水一般,再也抑制不住。

泪水不知不觉间就模糊了他的双眼,顺着脸颊缓缓滑落,打湿了枕头的一角。他怕吵醒还在睡梦中的李秀和暖晴,只能用手紧紧捂住嘴巴,尽量不让自己发出哽咽的声音,可那止不住的泪水却依旧泄露了他内心的痛苦与自责。

张山默默地在心里发誓,无论如何,一定要加倍努力,让这个家尽快摆脱贫困,绝不能再让孩子们因为家境的缘故在外面受一点点的委屈。他知道,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但只要自己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带着全家过上好日子。

待情绪稍微平复了些,张山轻手轻脚地起了床,穿上衣服,来到了院子里。清晨的空气透着丝丝凉意,他深吸了一口气,让自己清醒过来,然后走到猪圈和鸡舍旁,看着那些家畜家禽,心里盘算着这段时间一定要更好地学习养殖技术,他要让它们长得更快、更健康,多卖些钱来改善家里的生活。

此时,天边的那抹白色渐渐晕染开来,红彤彤的朝阳露出了一点头,柔和的光线洒在张山身上,映照着他那满是坚毅的脸庞。他抬起头,望向那逐渐明亮的天空,仿佛看到了未来家里的模样——崭新的房子,孩子们在宽敞明亮的屋子里开心地学习玩耍,一家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就在张山沉浸在对未来的憧憬中时,屋门“吱呀”一声响了,李秀走了出来,她看到站在院子里的张山,眼中闪过一丝诧异,随即快步走过去,看着张山微红的眼眶,心里便明白了几分。她伸手握住张山的手,轻声说道:“山子,我知道你心里不好受,可别太难过了,咱们不是正在努力嘛,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的呀。”

张山紧紧回握住李秀的手,声音有些沙哑地说道:“秀啊,我一想到孩子们因为咱家穷受了那么多委屈,心里就跟刀绞似的,我这当爹的,没本事啊。”

李秀轻轻摇了摇头,安慰道:“山子,你可别这么说,这些年你为这个家付出的我都看在眼里呢。现在田地分到自己家了,咱们又这么用心努力种地,闲暇时再搞点其它的副业,好日子肯定会来的。咱得打起精神来,给孩子们做个好榜样呀。”

张山听了李秀的话,微微点了点头,说道:“你说得对,秀,咱不能泄气,得让孩子们看到咱们的决心。今天我打算去村里那几个养殖大户家再取取经,学学人家的经验,争取早点把咱家的养殖搞出个名堂来。”

李秀笑着说:“好呀,山子,你去吧,我在家也再多琢磨琢磨其它事情,等会儿孩子们上学了,我就去找村里的姐妹们一起商量商量,看看能不能一起琢磨出些好卖的新品来。”

两人正说着,屋里传来了孩子们起床的动静,张山和李秀相视一笑,暂时放下了心里那些沉甸甸的情绪,转身回屋去帮孩子们准备洗漱。

一进屋,便闻到了阵阵饭菜的香气,原来是李秀的婆婆已经在厨房里忙活了好一阵,正把热气腾腾的早饭端上桌呢。灶膛里的火还烧着,映得老人的脸红红的,她一边摆着碗筷,一边念叨着:“孩子们可得吃饱了去上学,今天熬的粥可香了,多喝点长身体呢。”

而张山的父亲也没闲着,他坐在院子的一角,正拿着工具修理那些用了有些时日的农具。阳光洒在他满是皱纹的脸上,专注的神情里透着一股认真劲儿,他时不时用粗糙的手摩挲一下农具,看看哪里还不结实,嘴里还嘟囔着:“这农具可得修好了,回头种地还指着它们呢,可不能耽误了干活儿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