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序章(1 / 2)

余子航在御史大夫之位上继续为朝廷殚精竭虑,可树大招风,麻烦事又一次找上了门。一日,余子航正在府中与林婉儿商议着要去视察黄河水利工程之事,一名下属急匆匆地赶来。

“大人,不好了!有人在京城四处张贴污蔑您的告示,说您贪污受贿,还说您暗中结党营私,意图不轨。”下属焦急地说道。

余子航眉头一皱,“哼,又是这些下作手段。不用慌张,我自会向陛下解释清楚。”林婉儿在一旁担忧地看着他,“子航,这次恐怕没那么简单,这些流言蜚语来势汹汹,我们得小心应对。”

余子航拍了拍林婉儿的手,“婉儿,你放心。我余子航行得正坐得直,陛下不是昏君,定会查明真相。”随后,他便进宫面圣。

朝堂之上,皇帝面色阴沉,“余子航,京城出现的这些告示你可知晓?”余子航上前一步,“陛下,臣已得知。这是奸人陷害,臣一心为朝廷,为百姓,绝无此事。”

这时,一位大臣站出来,“陛下,余子航位高权重,难保不会被利益所惑。这些告示恐怕并非空穴来风,还请陛下彻查。”余子航怒视着他,“王大人,你莫要血口喷人。你可有证据?”那王大人却冷笑一声,“证据自在民间传言之中,百姓都在议论纷纷。”

余子航向皇帝行礼,“陛下,民间传言不足为信。臣恳请陛下派人清查臣的府邸和账目,若有一丝一毫问题,臣甘愿受罚。”皇帝点头,“好,朕就命人彻查。在此期间,你暂且停职在家。”

余子航回到家中,林婉儿迎上来,“怎么样?陛下如何说?”“陛下决定彻查,在此期间我停职在家。婉儿,我们要做好准备,恐怕还有更多阴谋在等着我们。”

没过几天,查账的官员来到余子航府邸。余子航坦然地打开库房和账本,“各位大人,请仔细清查,莫要放过任何细节。”查账官员们查了一整天,却一无所获。

然而,当晚,余子航府中却遭了贼。一群黑衣人潜入,直奔书房而去。幸好余子航早有防备,府中的护卫与黑衣人展开搏斗。余子航赶到书房时,发现黑衣人正在翻找什么东西。

“你们是什么人?竟敢夜闯御史大夫府邸!”余子航怒喝道。黑衣人并不答话,继续搜寻。余子航见状,也加入战斗。经过一番激战,黑衣人逃走了,但余子航知道,他们一定是被人派来寻找陷害自己的伪证的。

第二天,余子航进宫将此事告知皇帝。皇帝大怒,“竟然有人如此胆大妄为!朕定要将幕后黑手揪出来。”皇帝加大了调查力度,很快,线索指向了一位王爷。

这位王爷一直觊觎皇位,对余子航深得皇帝信任怀恨在心,于是想出这些阴谋来陷害他。皇帝下令将王爷软禁,彻查其党羽。余子航再次恢复官职,继续履行御史大夫的职责。

解决了这次危机后,余子航马不停蹄地前往黄河视察水利工程。他带着一群工匠和官员来到黄河岸边,看着汹涌的河水,对身边的人说:“黄河水患一直是我朝的心腹大患,我们一定要设计出一个妥善的方案来治理。”

一位老工匠说道:“大人,以往我们都是加固堤坝,但效果不佳。这次得想个新法子。”余子航点头,“我有个想法,我们可以在黄河上游修建一些水库,在雨季蓄水,旱季放水,既能减轻洪水压力,又能保证下游用水。同时,加固堤坝的工程也不能松懈。”

众人纷纷讨论起来,有人提出质疑,“大人,修建水库工程浩大,耗费巨大啊。”余子航看向他,“李大人,虽耗费巨大,但从长远来看,若能根治黄河水患,对我朝的农业发展将有巨大益处。我们可以分阶段进行工程。”

在余子航的主持下,黄河水利工程开始动工。工地上人山人海,百姓们挑着土筐,工匠们指挥着施工。余子航也亲自上阵,与百姓们一起劳作。

“大人,您辛苦了,您这样的高官还和我们一起干活。”一位百姓说道。余子航擦了擦汗,“这是为了大家好,黄河水患不除,我们都没有安稳日子过。”

在水利工程进行期间,余子航还不忘关心工地百姓的生活。他安排专人负责食物供应和医疗保障,确保百姓们不会因为劳累和疾病而倒下。

经过数年的努力,黄河水利工程初见成效。雨季来临时,洪水被水库有效地拦截,下游的堤坝也安然无恙。皇帝听闻喜讯,龙颜大悦,对余子航又是一番嘉奖。

随着黄河水患的缓解,农业生产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余子航又将目光投向了偏远山区的交通问题。他向皇帝提议修建通往山区的道路,方便物资运输和百姓出行。

皇帝同意了他的提议,余子航再次踏上了新的征程。在山区修路困难重重,地形复杂,还要面对野兽的威胁。

“大人,这山太难修了,我们已经损失了不少工具。”负责工程的官员向余子航诉苦。余子航看着陡峭的山壁,“困难虽大,但我们不能放弃。可以用绳索吊运工具,派人先清理野兽巢穴。”

在修路过程中,余子航遇到了一位当地的老者。老者对他说:“大人,您真是好人啊。我们祖祖辈辈都被困在这山里,要是有了路,我们就能过上好日子了。”余子航笑着说:“老人家,等路修好了,你们不仅可以把山里的特产运出去卖,外面的东西也能运进来,生活会越来越好的。”

经过艰苦的努力,通往山区的道路终于修通了。山区的百姓们欢呼雀跃,他们带着山里的特产沿着新路下山,与山外的世界开始了频繁的贸易。

在这一系列的发展过程中,余子航也不忘培养人才。他在各地开办了更多的学堂,邀请有名的学者前来讲学。

在一次学堂的开学仪式上,余子航对学子们说:“你们是汉朝的希望,要努力学习知识,将来为国家和百姓效力。无论出身贵贱,只要有才华,都能在这个时代发光发热。”学子们齐声回答:“谨遵大人教诲!”

随着人才的不断涌现,汉朝的科技和文化发展更加迅速。在科技方面,一位年轻的工匠在余子航的鼓励下,发明了一种新型的水车,可以更高效地灌溉农田。

余子航亲自去观看这种水车的演示,他对工匠赞不绝口,“你这发明了不起!若是推广开来,我朝的农业灌溉将更加便捷,粮食产量也会增加。”工匠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大人过奖了,都是您给了我们这些工匠机会。”

在文化领域,一位年轻的诗人写出了传颂一时的佳作。余子航读到这首诗后,邀请诗人到府上一聚。

“你的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真是难得的佳作。”余子航称赞道。诗人连忙行礼,“大人谬赞了,小人只是有感而发。”余子航笑着说:“希望你能继续创作,用你的诗来记录这个伟大的时代。”

然而,汉朝的繁荣也引来了周边国家的嫉妒。一些国家联合起来,准备对汉朝发动战争。边境告急,余子航又一次临危受命,前往边境统筹军事防御。

他来到边境军营,对将领们说:“敌军来势汹汹,但我们不能畏惧。我们要利用地形优势,加强防御工事,同时训练好士兵,准备迎敌。”将领们纷纷领命。

在备战过程中,余子航发现军队的粮草供应有些紧张。他与负责粮草的官员商议,“一定要确保粮草充足,我们可以从附近的城镇调集粮食,同时开辟新的运输路线,防止敌军截断粮草。”

战争爆发后,汉军在余子航的指挥下顽强抵抗。战场上硝烟弥漫,喊杀声震天。余子航站在高处,观察着战局,“弓箭手准备,放箭!”箭矢如雨点般射向敌军。

“大人,敌军攻势太猛,我们的左翼有些吃紧。”一位将领前来报告。余子航果断下令,“调预备队支援左翼,一定要守住!”在激烈的战斗中,汉军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出色的指挥,一次次击退敌军的进攻。

经过数月的激战,敌军损失惨重,最终退兵。汉朝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边境再次恢复了安宁。余子航因战功卓着,被皇帝封为护国侯,但他依然谦虚谨慎,将功劳归于全体将士和百姓。

在之后的日子里,余子航继续为汉朝的发展奔波。他致力于改善民生、发展科技文化、加强军事防御等各个方面。他的名字成为了汉朝百姓心中的一座丰碑,他和林婉儿的爱情故事也成为了人们口中的美谈,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追求美好的生活和为国家、为百姓奉献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