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张既的决断(2 / 2)

阎圃苦笑一声:“张先生此言差矣,当初张太守犹豫不决,我便建议他归降车骑将军,乃是为他前程着想,此乃我为臣子的本分,我又何须作伪?只是,张太守何时走了,我竟一无所知。”

“哈哈哈哈,我亦知如此,否则我又岂会放过你?张鲁是前日跑的。”张既也不想过多解释:“阳平关被攻破已有三天时间,想必刘敬大军很快就要攻到南郑来,我手里虽有一万大军,实则只有一半能听我之命,另一半乃张鲁之兵,他跑了,这些军队我亦指挥不动。刘敬大军到来,我必不可挡,唯有率军离开南郑。”

“这与我何干?”

“我想率军离开南郑,然我离开后,南郑必会大乱,百姓遭难,我不忍心出现此等情况,

阎功曹在南郑颇有威望,届时还请阎功曹出来主持大局。刘敬大军到达时,你举城而降便是。”

阎圃看着张既,突然觉得张既也是个好人。因为张既既然要走,完全可以纵兵掳掠一番,一则可以获得大量钱财,二则可以使南郑被削弱,给刘敬带来麻烦。可是,张既却不这么做,而是选择和平撤出南郑。

其实,阎圃还是没有猜中张既的想法。如今刘敬大势已成,他日可能会问鼎中原。张既是曹操之臣,他知忠义,也没有背叛曹操的想法,但他不得不给自己留条后路。

天下人皆知,刘敬爱民如子,如果他在离开南郑时乱来,结怨了刘敬。他日刘敬大军进入关中,搞不好先把他家给抄了。他家在冯翊高陵,距离长安不过一两百里路。

所以,张既想了一下,还不如大大方方地把南郑交出来,向刘敬表达善意。日后,曹操败亡了,他还可以投效刘敬,就算得不到重用,当个县令县丞也行。如今,以刘敬的实力,没有谁敢敢公然与之作对。

阎圃连忙行了个礼:“先生有此好意,乃南郑人之福,我在南郑,已有十年了,早把南郑当成了自己的家乡,愿出面主持大局,保南郑安全。”

“那就多谢阎功曹了。”

张既又把南郑相关事务交还给阎圃。午后,一个士兵匆匆进来:“报……敌军从阳平关出发,行军到三十多里外了。”

张既叹了口气,唉,该走了。他算了一下,现在是午后,敌军还有三十多里路,今日肯定是不会到南郑,大概明日午时能到达。他早已做好了准备,一声令下,率五千大军离开了南郑。阎圃还出来相送。

……

占据阳平关后,太史慈留下全琮率六七千士兵驻守阳平兵,处理后事。所谓的后事,主要是给伤兵疗伤和收拢降兵。降兵中西凉人就有两千多人,阳平关内的汉宁降兵有四千人左右。这么多降兵,实在是不得不防。

太史慈率一万五千兵力,向南郑而去。走了大概一天多,突然士兵来报:“将军,庞司马回来了。”庞统任军中司马,已是太史慈的搭档。

太史慈连忙往前去迎接:“哈哈哈哈,我军能攻破阳平关,皆靠司马之谋。”

“将军过奖了,打开城门引将军入关的可是鲍校尉,我岂敢居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