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佳良没有立刻回答,他盯着屏幕上的数据,仿佛在深思着什么。他的手指缓缓滑过一张施工图的边缘,声音低沉却坚定:“问题不是他们不看好,而是我们还没有给他们足够的信心。”
下午三点,核心团队被召集到会议室。窗外的天空阴云密布,似乎预示着一场暴风雨的到来。会议室内的气氛同样沉重,每个人都带着疲惫的表情,但眼神中透着一丝焦虑与期待。
钟佳良站在会议桌的一端,目光扫过众人,开口道:“各位,我们现在遇到的不是普通的难题,而是关系到整个项目成败的关键时刻。融资、技术和市场,三重压力同时袭来。如果我们不找到突破口,无烟城计划很可能会夭折。”
他的声音不大,但每个字都仿佛砸在每个人的心头。
游天铭第一个接过话题:“融资的问题,是目前最紧急的。如果资金链断裂,后续的所有工作都会停摆。我建议,我们可以尝试寻找新的投资人。除了银行贷款,是否可以考虑引入一些战略合作伙伴?”
市场总监陈芸点头附和:“战略投资的确是一个选择。不过,我们需要在商业模式和盈利计划上做得更详细,特别是如何让投资人相信,这个项目在五年内能看到回报。”
一旁的技术工程师李桦也插话道:“技术问题虽然棘手,但并非无解。我们可以引入外部技术团队,或者与科研机构合作,这样既能提升效率,也能增强项目的技术优势。”
众人各抒己见,讨论逐渐热烈起来,但所有的建议都绕不开一个核心问题——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重新赢得外界的信任与支持。
钟佳良一直静静地听着,直到最后,他才开口,语气中透着冷静:“各位说得都很有道理,但我们不能忽略一点:无烟城的核心价值,不是技术,不是资金,而是它对未来生活方式的重新定义。我们需要重新让公众和投资人相信,我们的目标,是能够实现的。”
他顿了顿,目光坚定地环视众人:“我们要做一件事,把一期的成果更全面、更直观地展现出来,让所有人看到无烟城已经带来的改变。其次,重新梳理我们的商业模式,调整盈利结构,给投资人一份更有说服力的计划。”
几天后,钟佳良亲自带领团队,来到无烟城一期的社区进行走访。寒风中,这个现代化的社区依然显得整洁明亮,街道两旁的绿化带覆盖着一层薄霜,但枝头的绿意依旧生机勃勃。
钟佳良站在社区广场上,静静地看着四周。他看到几个老人正在健身器材上慢悠悠地锻炼,不远处的篮球场上,孩子们的欢笑声回荡在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