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玉山惊喜的瞪大眼睛,连忙拱手弯腰,
“臣叩谢王爷隆恩!王爷之恩泽,如日月之光辉,照臣之心田。此赏赐乃王爷对臣之厚爱与信任,臣必当倍加珍惜,尽心竭力,以报王爷之恩!”
邓玉山这一番话说的那叫一个顺溜。
这都是他发自肺腑的话啊。
那么多琉璃玻璃,随随便便拿出去一块,那都是价值千金的。
王爷就这么全都赏赐给他了,他咋能不激动。
这些玻璃他一块都不会拿出去卖,全都装到他的院子里。
这可都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整个千煌城,只有千煌王府和邓府有这样的玻璃。
等以后王爷称帝后,那些官员只要进入他的宅子一看,就会知道他在千煌王身边是什么地位。
邓玉山是越想越激动,嘴角都快咧到耳后根了。
他恨不得现在就去把那些工匠全都喊回来,去给他改造院子。
沈庸笑着看了看邓玉山,“挑个吉日,办个乔迁宴。”
千煌城的改造已经完成了一大半。
目前在修建的只东西两边的民宅和军营,还有南城门口那四个作坊。
现在百姓们主要劳作的地方就是建造民宅和军营,这都快十月份了,夜晚越来越冷,百姓们在外面过夜的话,身体会遭不住。
作坊可以等百姓们的房子盖好后,再慢慢修建。
千煌城现在大概分成了五个区域。
东城,扩建出来的二十多里地方全都盖成了军营大通铺和小四合院。
普通士兵,十人一间大通铺,十户五人一间房。
百户两人一间房。
千户就能分到一个独居房间,官职越大,房子越大。
都尉开始就是小四合院,可以拖家带口的一起住,十多口人住一下完全没问题。
西城,全都改造成了民宅,每户民宅都是小四合院的构造。
小四合院是由四面房屋围合而成,形成一个院子,四面房屋包括北房(正房)、南房(倒座房)、东厢房和西厢房。
院子里还能种一些菜什么的。
东西两面城墙扩建范围内的百姓,全都按照人口抽签入住到西城。
因为抽签按户分房,所以原本上下三代不分家的百姓们,在青砖大瓦房的诱惑下,纷纷分了家。
不分家,三代人是一户,二三十口人只能分到一处宅子。
家有三个儿子分家的,一下子就能分到三处宅子。
这时候还犟着不分家的长辈,能被村民们唾沫星子喷死。
就算现在不分家,以后孙孙辈辈的多,还是得分家。
到时候再分家,可就得自己盖房子了。
南城扩建出来的地方,已经规划好盖四处作坊,作坊的宿舍也照着军营的大通铺盖的,一间50平米的房子,可以住十个人,也不会显得拥挤。
作坊的每间宿舍都配备了卫生间,可以供工人们洗漱解决大小便。
北城扩建出来地方,已经改造成训练场,原本的演兵场依然紧挨着训练场。
除了东西南北四城,还有以王府为中心的中心城。
其实王府是有些偏北城的,不过还算是在中心城范围内。
王府周围的宅子,早就被千煌城的官员和世家大族包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