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反思(1 / 2)

“这也太酸了吧,我不习惯啊。”

林氏淡淡看他一眼,崔景文满腹牢骚立马咽回去。

他就喜欢当吉祥物。

其实也不必非要穿成这样,只是在村人眼里,谁家供出读书人是很了不起的事。

嫁给读书人家,女方在村子里也会被夸结了门好亲,崔老大两口子更不必说,有童生侄子作陪,面子十足。

总之皆大欢喜,除了崔景文。

二郎和四郎也穿了最得体的衣服,收拾的很干净,只是当视线下移,林氏忍不住纳罕。

“不是准备了新布鞋吗,怎么没换上?”

二人脚上还是平时穿旧的草鞋。

四郎连忙拍拍胸口:“在这呢,我寻思还要走上一段路,别把新鞋弄脏了,等快到了再换上。”

知道了原由,林氏没再干涉,再次检查了一番众人的衣着,确认没有任何问题后,喜气洋洋的出了门。

三房这边是林氏、崔成良和崔景文,二房是二郎和四郎,加上崔老大三口人,一点也不少。

崔老大院门口。

忠子脖颈上系了根红布条,很有喜庆味道。

后面车斗整整齐齐摆着下定送的礼,其中就有林氏添的礼,半个卤猪头,猪头装在盆里,拿红布罩着。

还有崔家老两口添的礼,是一百斤新粮,听说女方村子没等到挖出水,麦子就旱死了,这些新粮送过去,足够女方家吃上一段时间。

二房几个孩子手里钱不多,就请崔老太帮忙做了一筐软和的喜饼,中间点了红印子,分量多又好看。

剩下的则是于氏准备的,有二百斤新粮,一坛子荤油,还有一刀肉、一包糖、两坛子酒、几块亮色的布。

于氏手巧,拿红纸剪了花,每样礼上都贴了,三百斤粮分成六个口袋,上面贴着红喜字,是于氏提前请崔景文帮忙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