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尘烟:恩怨冢(1 / 2)

历尽修验,

入得玄门;

又是几多春秋,

全做虚妄。

斯人已去,

唯余旧忆;

恩怨随她入殓,

往事如烟。

——————————

“云箫!”

一个年龄与云箫相仿的少女开口“名字好好听,那以后我就这么叫你啦!”

躺在草坪上的云箫眨眼,脸上写满了茫然。

眼前的少女逆着光蹲在他身前,她歪着头,黛色长发垂在草坪,头上盘着一支鸢尾木簪,身前两侧留有长短不一的鬓发;意识到云箫看久了,少女的眼中还有嗤怪,细看下,眸色竟是少见的紫青交织。

就在刚才的对决,云箫输给了她。

云箫一如往常般流浪,行至此处,碰见了遍身罗绮的精灵耳少女,虽然她身上的银色饰物繁多,但一言不合地开打时,倒不碍事。

“你有慧根啊,”少女伸出手欲将他扶起,“来我道观吧,可不要荒废了这好苗子!我叫鸢烟,是山上祝青道观来寻有缘精灵,一看就是你啦,跟我走吧!”

云箫想说不要。

一只翩飞的大凤尾蝶在鸢烟身边转了两圈,随后落在她伸出来的手背上,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按理说,普通人见到了蝴蝶停在身旁,是会高兴地欢呼着“看,蝴蝶”才对。鸢烟却反其道而行,甩开蝴蝶,清丽的声音喊着“去去去别碍事”,一边还皱着柳眉,气鼓鼓的模样。

云箫本想说不要。

可是眼前的鸢烟,她那双眼在蝴蝶扇动的翅膀下反射着层层晖光,令人无法移开视线。

如此——不容忽略。

云箫鬼使神差地,回握了鸢烟的手。

少年随她上山入观后,历经各种繁琐以及慎重的修验,过了一个春秋,他终于在道长身前重重磕下三个响头,拜师入道。

“徒儿切记修道者,修自身之道也,外不修则内不成,德不积则道不成。”

“云箫谨记师父所言。”

自此,云箫正式成为祝青观中的一名修道者,得以长留在观中。他开始学习更高深的符箓道术,同时也在剑道方面下起了功夫。

而道长也十分器重云箫,不然他还要再历经几个春秋,才有望入观。云箫做事正派,虽然他在外流浪许久,但未被外界污染了心性,仍然保持着良善的品行。

更特别之处,莫过于他年纪尚小,为身经多重劫难,依然是不受困于悲苦之中直至难以自拔者。如此品行,为何不引度他入这玄门?

入观多年之后,云箫改变了许多,他不再是少言寡语,对人对事都清淡如白粥这等无闻百味;虽说没有好到哪里去,但是云箫也会偶尔与师兄师弟们寒暄。

但更多的,也是去陪那鸢烟姑娘,且与她说道说道。

起因道长说不过小祖宗,让她好学那丹道。鸢烟无意向学,见是鸢烟与云箫关系尚佳,就派这弟子来劝劝。

没成想,云箫见拗不过鸢烟,便自顾自地到竹林外练剑,边练边想用些什么新的说辞来让鸢烟心服口服。

可正是如此,鸢烟时常有机会在旁观摩。

不知不觉地看上了云箫练剑的身姿,见长剑游弋,随着他的手法步伐动静合一,仿佛剑已与他有了共鸣。撩、钩、劈、刺、点、挑,一招一式,各有千秋,却风格尽显。她看不上那些师兄师弟蹩脚的招法,在云箫这里倒是理解了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