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冲的眼中,他所率领的这支部队实战经验存在着明显的短板。除了在中秋节那日成功接连击退粤军以及陈黄两家的私兵,展现出了一定的作战能力之外,其余的战斗大多是针对土匪的小型冲突,战斗规模和强度都相对有限,难以真正检验和提升部队的整体实力。
故而,这支部队实际的战斗力或许并不如表面上看起来那般强大,在面对更为严峻复杂的大型战斗时,能否依然保持出色的表现,实在是一个未知数。不过想到部队里添置的那么多火炮、装甲车,只要士兵们不要太拉胯,那么在省内应该就是无敌的。
值得欣慰的是,新兵训练工作进展颇为顺利,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士兵们在严格的训练下,身体素质、军事技能以及纪律意识都有了显着的提升。
周冲深知,一支军队的成长需要时间的磨砺,他暗自思忖,倘若能再多给予三个月的训练时间,让士兵们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各项技能,深入理解和掌握战术战略,那么在省内这片战场上,他将有足够的底气去应对任何挑战,而不必畏惧任何一方势力。
然而,当前保安旅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其中最让周冲揪心的便是各级军官的成长速度。尽管有舒尔茨带领的日耳曼教官团不辞辛劳地悉心教导,军官们也在努力学习和吸收这些宝贵的经验,但由于这种传授方式大多侧重于实际工作中的经验积累,缺乏系统性和理论深度,使得军官们在指挥能力和军事素养的提升上进展较为缓慢,难以满足未来复杂多变的战争形势的需求。
为了加快军官们的成长步伐,周冲特意从现代时空带来了一批关于军事指挥、战略战术、军队管理等方面的专业资料,并且组织那些跟随孤儿们一同过来的教师们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
这些教师们在白天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养分,夜晚则摇身一变成为知识的传播者,将所学的系统性理论知识毫无保留地教授给官兵们。
通过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周冲期望能够填补军官们在理论知识方面的空白,加速他们的成长进程,使保安旅早日拥有一支成熟、精锐的军官队伍,从而在未来的战争中掌握主动权。
在这段时间里,新嫩军官们逐渐意识到了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开始主动与教师们交流探讨,部队里学习的氛围愈发浓厚。
随着知识的不断积累和实践的反复检验,军官们在指挥作战和部队管理上开始展现出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虽然还不够成熟,但已经初显成效,这让周冲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也更加坚定了他继续推进这项训练计划的决心。
周冲的这个行为,为大华军事学院奠定了坚实的根基,为将来华国雄踞世界、扬威四方的霸业,孕育出摇篮中的军事栋梁,储备了至为关键的人才力量,铺就了华国迈向全球的坚实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