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伐元(廿九)疑云(2 / 2)

大明元辅 云无风 2245 字 10个月前

想到此处,高务实便趁休息时间把叶邦荣叫了过来,向他询问李如松部如果不惧战马过度使用的话,最快能快到什么脚程。

其实叶邦荣本身有些怀疑高经略的这个假设,毕竟优秀的战马那可是“法拉利”,谁会把法拉利开去玩极限越野拉力赛啊,这不是疯了吗?

不过高经略可不是他能怀疑的。别说他了,就算他的老上司、“恩帅”戚继光,自从投入高经略麾下,十数年来也从没说过高经略半句坏话,连带着以前从戚家军出身的将领们对高经略也有一种莫名的敬重。

那既然高经略这样问了,即便这问题看起来再怎么不合常理,叶邦荣都肯定会如实回答。

出于谨慎,叶邦荣并未张口就来,而是立刻从怀里小心翼翼掏出一副由经略行辕在战前下发的小比例战场堪舆图,铺开来放在地上,认认真真比划着计算了一番,然后才谨慎地先问道:“经台,以卑职所知,李总戎此战所率皆是其家丁本部,故而麾下至少是一人双马,不知这消息可属实?”

高务实答道:“属实,据本部堂了解,大抵他当前麾下的配置是二人五马。”

那也就是平均一名骑兵拥有马匹高达两匹半,这在明军骑兵中属于超豪华配置,一般来说只有精锐中的精锐能达到这个配比程度。

当然,高务实自家的骑丁之中,在此前一些战事时被高务实调在自己身边的那些,有时候会满编为一人三马,那是另一回事了。毕竟高务实拥有大明最强大的战马来源支撑并且不缺钱,而在当时的战事中他一般也只调动数千骑,这样的调配不算夸张。

不过此次李如松几乎将李家军最精锐的骑兵家丁全部调动起来出征,总数高达三万余、将近四万铁骑,居然还能保证二人五马,这就很强了。充分说明李家军此时家底之雄厚,以及李如松本人豪掷千金为争胜的个人风格。

叶邦荣也是有些咋舌,但感叹归感叹,他还是很快回答道:“一般骑兵部队正常行军,在中途未发生交战、未发现周围有敌的情况下,通常脚程在四十至六十里左右。

考虑到李总戎所部配置的马匹更为充足,且当前正值秋草肥厚之时,那他所部正常来讲就能跑到八十里。

而如果李总戎正如经台所料,不顾战马秋膘、过度用马的话,他一天走百二十里,甚至再过分一些,走上百四十里也是可能的。”

高务实纳闷道:“只有百二十里或者百四十里么?本部堂此前研究过二百年前的蒙古西征,他们甚至能在较长时间里保持每日行军百八十里,这其中差别是如何产生的?”

“蒙古西征时行军竟然如此之快?”叶邦荣看来反倒不了解这些,不过他想了想,很快找到了答案,恍然道:“哦,那可能是因为当时蒙古人是纯粹的轻骑,战马几乎全无具装。另外蒙古人当时马匹极多,这和咱们区别颇大。

经台可能不知道,蒙古人是带着马群一起走的,他们拥有的战马或许和咱们配置得差不多,但挽马之多却远远不是天下任何一支骑兵所能媲美。”

与战马供人骑乘作战不同,挽马是用来运送物资的,甚至包括牵引炮车、辎重车。因此挽马需要的是耐力和力量,而不是灵活性之类。挽马中又细分为重挽马和轻挽马,此时叶邦荣口中的挽马大抵应该是指轻挽马,即帮蒙古大军驮运盔甲武器的那些。

由于蒙古人的挽马数量极其庞大,每匹挽马所需要驮运的物资平均量不大,于是也就不怎么影响速度,故蒙古大军万里西征之时能够做到高速行军,在这一点上可谓天下无人能及。

李如松部的马匹配置再豪华,至少挽马这一块肯定不能和两百多年的巅峰蒙古相比,因此一日百八十里(180里)是不大可能的。

不过百四十里在现如今而言,那也是一个极其夸张的速度了。叶邦荣甚至觉得,即便是此时的图们大汗,除非是亡命而逃,否则也不大可能超过这个速度。

高务实听他一番解释,心里算是有了底。他望着堪舆图看了一会儿,心中忽然冒出一个想法来:这次若是归化城没有被迅速攻破,只要拖个七八天左右,搞不好又会形成一个三路合围之势。

若是真出现这种情况,不知道图们汗——或者说布日哈图——又会如何决断呢?

打?

如果能打,之前察哈尔部就不会连察罕浩特都不要了,反而选择直接离开。

不打?

原先左翼蒙古的地盘现在都被放弃了,再不打的话察哈尔人还能跑去哪啊?

更何况一旦在归化城周围完成三路合围,手里依然有两万精锐的钟金哈屯会是什么反应?如果她选择出城,配合三路明军直接将察哈尔人堵死在归化,那察哈尔部这次岂不是插翅难飞了么?

如此生死存亡仅在一线之间的局面,以布日哈图之智,难道就没有任何预计?

----------

感谢书友“曹面子”的打赏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ZDZDZD”、“曹面子”、“云覆月雨”的月票支持,谢谢!

PS:接通知,明天要送孩子返校再次进行额外的核酸检测(他们前两天检测过一次),我预计小区可能也会再次核酸检测。个人觉得这波疫情可能危险性还挺大的,之后的抗疫工作或许还有不少需要配合的时候。

配合抗疫当然是应该的,不过这对更新或许会造成影响,因此提前通知一下。如无影响或能克复则更新照常,如出现影响则今天就算是提前致歉了,望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