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陵的皇宫和南晋的皇宫同样威严肃穆,却各有特色。
几张长桌拼在一起,摆放在朝堂中央。
每日早晨,所有的官员照常上朝。
坐在朝堂之中,相互传阅批改奏折并登记在册。
这些奏折有他们自己的,也有下面呈上来的。
帝江站在长桌旁,随意打量着。
慕白紧跟在皇上的身旁,谨防有意外发生。
一群朝臣跟随其后,战战兢兢,各自心虚。
看样子,皇上是来巡查的了。
眼看着皇上走到桌边,随意打量了几眼。
正是他们早上批改奏折的时候,桌上还放着没批改完的,稍许凌乱。
又见皇上随手拿起一旁的登记册查看,又捡了几本奏折翻开。
然后,蹙起了眉。
[一妇拾金不昧,还于臣,臣心甚慰,此乃皇上治理有为之功……]
[此近半月烟城晴雨情况统计,皇上请过目……]
[皇上安好,奴才近日有感,深觉大臣在天子面前应自称奴才合理……]
[臣以为皇上当轮流到北陵、北岩、雪昌、东翼和南晋坐镇,长居南晋不妥,臣忧心长此以往,皇权弱化,不利统治……]
帝江看得一头黑线,大部分都是没话找话。
“废话不用登记,朕不想听你们的家长里短。”
众人讪讪,“是。”
每日他们抓耳挠腮写奏折的时候,比皇上看奏折还痛苦。
“无事可奏,说明你们做事不尽心,从今日开始,自查改正。”
“是。”
“都坐下,继续把剩下的奏折批改完。”
众人猛地提起一口气,皇上的意思是要亲自看着他们批改吗?
唉呀妈呀!
鬼知道他们平日里互相批奏折的时候,憋笑有多难受?
能不笑吗?没得写的人,还会在奏折里给皇上介绍美食,做个梦也要跟皇上说。
偶尔还会因为看到的奏折实在无语至极,和当事人现场吵闹起来。
最可怕的是,举荐和参奏两类的奏折。
有时候批奏折比上朝还要累。
现在,皇上让他们坐下。
众人也不敢反驳,只能坐下。
明公公搬了椅子来,帝江就坐在主位之上。
批阅奏折的时候,每一位官员手中都有一枚拇指大小的印章,若是有话说,便批阅在一旁,再盖上自己的印章。
若是没话说,便盖个章就是,表示自己已阅。
最后,被挑选出来的奏折,就是需要大家商讨的。
众人坐下,深呼吸。
等会儿不管看到什么内容,不能笑,不能恼,不能面露鄙视之意,更不能胡乱批阅。
几个呼吸之后,他们缓缓翻开面前的奏折。
帝江坐在主位之上,翻看着记录。
一边翻阅,一边当场批阅。
这些记录送到他的手中,他会将需要重新批阅的地方批阅好,再转发回来的,这边看过之后再封存起来。
余光里看着皇上‘笔耕不缀’的样子,众人心中忐忑。
帝江缓缓抬头,视线一扫,众人忙收回余光,赶紧投身在奏折之中。
一大臣翻开奏折,目光扫过……
[臣今日听得一宗喜讯,一妇养猪,产子十八,此乃猪中精品!若官猪圈能购其猪仔,养为母猪,日后猪仔当绵延无穷……]
“噗~噗~”大臣憋了又憋。
死嘴,就是闭不上!
帝江缓缓抬头,看向此人。
众人也全都看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