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后异常档案
一、项目编号
Amb - 100
二、项目名称
蜂后
三、异常描述
蜂后呈现出类人型生物形态,其外观与蜜蜂存在诸多相似之处。身体覆盖着一层类似蜜蜂外壳的坚硬物质,呈黑黄相间的条纹状,头部近似蜜蜂头部,有一对巨大的复眼以及可分泌特殊物质的口器。它直立行走,四肢较为粗壮,末端长有尖锐的刺状结构,可用于攻击或注入特殊物质。身高约 2.6 米,体重达 150 公斤左右,截至目前,仅发现此一个体。
四、异常效应
1. 激素注射与变异:当人类与蜂后接触时间超过 5 秒,蜂后会利用其口器向人类体内注射一种特殊激素。被注射者在初期并无明显不适,但随后四天内,身体会逐渐发生缓慢而恐怖的变异。第一天,被注射者会感到身体发热、乏力,注射部位周围出现红肿和瘙痒,类似于普通的过敏反应,但症状会持续加剧。第二天,身体开始长出一些细小的绒毛,骨骼结构也开始轻微改变,关节处出现疼痛和僵硬,行动变得迟缓。第三天,脸部逐渐变形,眼睛向两侧突出,嘴巴变得细长且能够分泌少量粘性物质,同时背部开始隆起,有类似蜜蜂翅膀的雏形组织生长。到了第四天,变异完成,被转化为“工蜂”。此时,其身体结构已与人类大相径庭,完全具备蜜蜂的部分生理特征,如能够飞行(虽然飞行能力较弱)、通过触角进行简单的信息交流等。
2. “工蜂”行为模式:一旦变异为“工蜂”,在 1 个小时内就会对人类产生强烈敌意。它们会凭借着变异后增强的力量和敏捷性,主动寻找人类目标进行攻击,试图杀死人类并将尸体搬运至蜂后所在之处,作为奉献给蜂后的“祭品”。在攻击过程中,“工蜂”表现出高度的组织性和协作性,它们会通过特殊的信息素交流,制定简单的攻击策略,如分散人类注意力、从多个方向同时发起进攻等。同时,“工蜂”还会表现出一些异常反应,例如对光线和声音极为敏感,强光或高分贝声音会使其陷入短暂的狂躁状态,攻击行为更加猛烈;它们还会本能地寻找花朵或含糖物质,试图采集花蜜,但由于身体结构的限制,这种行为往往徒劳无功。
五、项目发现
最初发现于[数据删除]市动物园。当时,动物饲养员 Jessy(化名)在一天下班后,听到蜂箱中传出异常响声。出于职业本能和好奇心,他打开了蜂箱,瞬间与蜂后发生接触。不久后,Jessy 的行为开始变得异常,他逐渐疏远同事和朋友,经常独自躲在角落里喃喃自语。动物园管理人员察觉到他的异样后,试图与他沟通,但 Jessy 突然发起攻击,咬伤了一名管理员。随后,更多的工作人员前来制止,在冲突过程中,人们惊讶地发现 Jessy 的身体已经开始发生变异,长出了绒毛和类似昆虫的肢体。这一事件引起了当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迅速上报至异常管理机构。异常管理局派遣专业人员前往调查,最终确定了蜂后的存在及其异常特性,并将其收容。
六、收容措施
1. 收容环境构建:蜂后被收容在一个特制的房间内,该房间墙壁采用高强度的透明材料制成,既能承受蜂后的攻击,又便于观察其一举一动。房间内部设置有模拟自然环境的装置,如温度、湿度调节系统,可将环境维持在适合蜂后生存但又不会使其过于活跃的状态。同时,房间内还布置了多个隐藏的喷头,连接着特殊的化学药剂储存罐,一旦蜂后有逃脱或攻击倾向,可立即喷射出能够暂时麻痹其行动能力的药剂。
2. 人员看守安排:由至少两名任意等级研究员负责看守蜂后所在房间。研究员需在距离房间至少 10 米远的安全监控室内进行值守,通过监控摄像头和各种传感器实时监测蜂后的状态。严禁研究员靠近房间,如有违反,将视情节轻重处以警告甚至开除的处分。每半天进行一轮看守人员的轮换,轮换时,看守人员必须接受严格的激素检查,以确保没有被蜂后注射激素而发生潜在变异。
3. 应急响应预案:制定了完善的应急响应预案,一旦蜂后突破收容或发生其他紧急情况,如“工蜂”大规模出现并攻击人类,将立即启动警报系统。周边地区的行动小组将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他们配备有专门针对蜂后和“工蜂”的武器装备,如能够发射高频声波的驱散装置,可干扰“工蜂”的信息素交流,使其陷入混乱;还有特制的捕捉网,能够在不伤害“工蜂”的前提下将其捕获并进行后续处理。同时,还会对周边区域进行封锁,疏散群众,防止异常现象的进一步扩散。
七、实验记录
1. 实验编号:Exp - Amb - 100 - 01
2. 实验目的:探究蜂后激素的成分与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