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荀彧出仕(2 / 2)

更有文人墨客挥毫泼墨,题写“天下一统,太平可期”的对联,贴于门楣之上。

城中的酒肆茶楼更是热闹非凡,人们举杯相庆,畅谈未来,沉浸在一片欢乐海洋之中。

荀彧府邸的书房内,烛光摇曳,映照出荀彧那张饱经风霜却依旧睿智的脸庞。他手执《华夏旬报》,目光凝重地浏览着侄子荀攸特意送来的这份报纸,特别是那篇由皇帝张循亲笔撰写的诏文,字里行间透露出一股不容小觑的帝王之气。

“真是世事无常,”荀彧轻声感叹,仿佛是在对过往的风云变幻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想当年,皇上还在并州太行山的艰难困苦中挣扎,如今仅仅几年时间,却已一统河山,成就千秋伟业。”

荀攸,这位虽年长荀彧几岁却因家族辈分而被称为侄子的智者,闻言微微一笑,眼神中闪烁着对未来的笃定:“世事如棋局局新,彼时我们皆瞩目于何进、董卓、袁绍等人的雄图壮志,又有谁能预料到,最终竟是太平道与黄巾军成就了这番霸业?然而,这也正是皇上天命所归,不容置疑的象征。您看,前朝末帝刘协,已放下过往,安心为安乐公,跟随张仲景、华佗学习医术,造福百姓。皇上更是胸襟宽广,不仅未加限制,反而任由其在洛阳自由行走,这份仁德,实为天下所仰。叔父,何不顺应天命,出山辅佐皇上,为这天下苍生尽一份力呢?”

荀彧闻言,眉头微蹙,似是在心中权衡着利弊:“吾当年确有偏见,视太平道与黄巾军为叛逆,誓要除之而后快。而今观之,能为百姓谋福祉,使万民安居乐业者,方为明君。只是,吾曾誓死效忠汉朝,严词拒绝皇上征召,如今华朝已定鼎天下,吾若再出仕,恐遭人非议,更恐皇上心中有所芥蒂。”

荀攸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温煦的笑意,仿佛早已洞察一切:“叔父多虑矣。当今天下初定,正是求贤若渴之时。以叔父之才,皇上早已仰慕多时,怎会因过往之事而有所介怀?只要叔父点头,皇上必将喜出望外。至于朝中同僚,有皇上信任在前,他们又怎敢轻言非议?不过,叔父须知,朝中内阁大臣、八部部长等高位已各有所属,即便出仕,亦需有从零开始之心。但吾相信,皇上定不会委屈叔父之才。”

荀彧听后,缓缓点头,眼中闪过一丝释然:“吾所求者,非高位厚禄,乃是为这天下百姓谋福祉。既已明了汉朝不可复,华朝又能善待百姓,吾愿以此残躯,为天下苍生尽绵薄之力。”

次日,荀攸携荀彧入宫求见皇帝张循,一番诚挚之言,表达了荀彧愿为国效力的决心。张循闻讯,喜不自胜,亲自于御书房接见二人,更以系统检测荀彧之真心,确认无误后,当即委以荆州州长重任。

荀彧闻此任命,不禁愕然,封疆大吏之职,足见皇上对其信任之深,能力之认可。他心中涌动着难以言喻的感激之情,跪拜在地,誓言定当鞠躬尽瘁,不负皇恩,全力以赴接收荆州政务,安抚民心,推动土地改革,让荆州成为一片百姓安居乐业、物阜民丰的乐土。

荀攸静立一旁,目睹着眼前这一幕,心中涌动着复杂的情感,宛如潮水般起伏不定。他能感受到,皇上对荀彧的这份任命,不仅仅是对其卓越才华的高度认可,更是对荀氏家族整体的坚实肯定。

只要有皇上的信任与认可,那些以往在汉朝所看重的良田万顷、家丁千员,都显得微不足道。因为真正的力量,源自于皇上的信赖,源自于为国家和百姓所做的贡献。

如今,荀家有他和叔叔荀彧在华朝的政治舞台上占据一个吏部副部长、一个荆州州长的位置。即便曾有过土地被没收的波折,也丝毫不会动摇荀家未来在朝野中的威望与影响力。

荀家未来在华朝,一定是最显赫的政治家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