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查拉塞尼王国投降(1 / 2)

当阿拉伯半岛南端的三个国家相继沦陷之际,华朝海军印度洋舰队的精锐海军陆战队,犹如一股不可阻挡的锋锐之力,一路势如破竹,最终抵达了查拉塞尼王国那座距离海岸线一百多公里内陆深处的首都——卡拉克斯的城垣之下。

诚然,这支华军海军陆战队只是海军的附属兵种,并非庞然大物,其编制仅区区三千人众,规模不过相当于陆军一个师的兵力。然而,华朝的对外战争胜负不在于士兵数量的绝对优势,而在于武器的降维打击。

而查拉塞尼王国,本身就国力衰微,军事力量薄弱,这正是其不得不屈从于帕提亚帝国,成为其附庸国的根本原因。更为雪上加霜的是,在此前的海滨城市努西斯帕战役中,查拉塞尼王国的军队已遭受重创,华军以雷霆万钧之势,炸毁了努西斯帕城的海防工事,俘虏并歼灭了敌军万余人。

此番重击之下,查拉塞尼王国的军事力量几乎被腰斩。及至此时,守护着首都卡拉克斯的兵力已寥寥无几,不足三万之众,且士气低落,人心惶惶。在这座孤城之下,一场力量悬殊的较量即将上演,而胜利的天平,似乎已悄然向华军倾斜。

虽然查拉塞尼王国的军队其人数是华军海军陆战队的整整十倍,且拥有城墙作为天然屏障,从表面上看似乎占据了优势,胜利的天平似乎理所当然地倾向了他们。

然而,在这看似固若金汤的卡拉克斯城内,却弥漫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恐慌与不安。不仅平民百姓因粮荒而人心惶惶,就连那些本应镇定自若的士兵们,也被一种无形的恐惧所笼罩。而身为王国最高统治者的国王加拉因,更是心乱如麻,手足无措,对于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危机,他感到前所未有的迷茫与无助。

这一切的根源,源自逃难归来的妻弟卡里姆所带来的震撼消息。卡里姆在努西斯帕的时候亲眼见证了华军舰炮那摧枯拉朽的威力,目睹了步枪、机枪如暴雨般倾泻的火力,以及手榴弹爆炸时那令人胆寒的震撼。

更为令人惊骇的是,华军竟然还拥有能够载人升空、俯瞰侦查战场、精准投掷重磅航空炸弹的热气球,这无疑为华军的战术优势又添上了浓重的一笔。

这些信息如同晴天霹雳,让加拉因心中最后一丝抵抗的意志也几乎崩溃。即便他麾下的军队人数众多,但在如此悬殊的装备与技术差距面前,他实在没有半分胜算。

更何况,近几个月来,华朝发动的经济战与贸易战,已经让这个王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国内粮食短缺,物价飞涨,老百姓和士兵们饥肠辘辘,连基本的温饱都难以保障。在这样的境况下,又怎能指望他们为了国王、为了国家去拼命战斗呢?

加拉因深知,这场战争,或许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败局。

另外,他还以最快的速度派遣快马日夜兼程,将华军大举入侵的紧急军情火速传达给了帕提亚帝国,心中期盼着能够得到帝国的援助与庇护。然而回应他的却是一道冰冷而残酷的命令——帕提亚帝国命令他自行组织抵抗。

因为此时的帕提亚帝国也正面临着华军多路大军的全面进攻,自身已是自顾不暇,根本无力分兵来援,更无法派遣军队来保护他这个遥远的附属国国王。

帕提亚帝国的回复,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无奈,让加拉因的心沉入了谷底。他仿佛听到了命运宣判的钟声,那声音告诉他,此刻的他,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自求多福,去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

加拉因的内心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挣扎与纠结之中。

他不想死,但又不想投降。他又不想失去国王的特权,不愿放弃那份高高在上的尊贵与权力。

在这生死存亡的关头,加拉因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两难选择。是选择奋起抵抗,哪怕最终可能失去一切;还是选择妥协,以换取自己个人的安全?

这道选择题,如同一块沉重的巨石,压在他的心头,让他难以抉择,也让他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与迷茫之中。

正当加拉因深陷两难抉择之际,华军的先头部队抵达了卡拉克斯城下,战鼓隆隆,旌旗猎猎,仿佛预示着一场风暴即将席卷而来。

加拉因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踏上了城墙,他小心翼翼地躲在几块由精铁打造、高大且厚重的盾牌之后,透过盾牌间的微小缝隙,向外窥视着华朝的军队。

只见华军阵列整齐,军容鼎盛,士兵们精神抖擞,武器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那股肃杀之气,即便是隔着城墙,也让人不由自主地心生敬畏。更为令人心悸的是,华军阵列前方,一门门乌黑沉重的大炮巍然屹立,炮口黑洞洞的,仿佛巨兽的血盆大口,正无情地对准了卡拉克斯那看似坚固实则脆弱的城墙。

加拉因的心脏在胸腔中狂跳,冷汗涔涔而下,浸湿了衣襟。他深知,如果华军的大炮真的如同传说以及卡里姆所描述的那样,拥有摧城拔寨、无坚不摧的威力,那么他这首都仅靠土石堆砌而成的城墙,又怎能抵挡得住那排山倒海般的炮火轰击?

在这一刻,加拉因仿佛已经预见到了城墙崩塌、王国覆灭的悲惨景象,心中充满了绝望与无助。他明白,自己必须尽快做出决定。

就在这时,一位身着华丽战甲、气宇轩昂的华军将领缓缓上前,开始了劝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