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麟贤侄问的有些多!”史鼐表情猛变。
“我不相信你没听说东府的传闻!”谢鳞认真的看着史鼐,“你更应该明白,这些‘传闻’若是真的,等待贾家的会是什么;我们四家现在态度如何,谁也没法判断,可你和贾家的情谊还在,若是所谓‘传闻’真的爆发出来,你不会想不到贾家的代价吧?”
任何时候,单纯的威胁都有崩盘的时候,必须有利益保证才行。
“我.....说不清。”良久,史鼐茫然的摇摇头,“蓉哥儿媳妇我也见过,但不方便细看,你婶子仔细看过,回来就和我说,她和太子爷内眷的任何一位都不像,说不清到底怎么回事。”
“哦?”谢鳞表情一动,“义忠亲王有几个孩子?”
“一儿一女,儿子为长。”史鼐身为太子侍卫,不会连这点儿事情都不知道,“那晚之后,没人知道他们两个的下落,我知道敬大哥的心思,原也认为他是以自己为代价保住太子爷的骨血,可是现在看来,似乎有什么不对。”
什么不对?贾敬不可能没从宁国府听说过贾珍的心思,但他对这件事根本没管,这完全不符合常理,唯一靠谱的解释,就是他因为某种原因故意放纵这一问题。
可是,到底有什么原因?
还有,“造衅开端实在宁”呢?
秦可卿不管身份是什么,在高层圈子里都顶着“皇家血脉”的名头,偏偏贾珍来了个“公公和儿媳的故事”,无论如何都会严重有损于皇家名声。
“那就先这样。”谢鳞眼见问不出什么,只能试着确认另一个问题,“最后一点,当初义忠亲王还在的时候,陛下与其关系如何?”
“是他最亲近的兄弟之一。”这一次,史鼐回答的非常痛快,“当时京城都知道,陛下与太子爷一向交好,摆明是想做一位贤王;那时候陛下和我们各家都不陌生,只是因为他性格一向冷清,这才没有太深的交情。”
还好,裘良没搞错关系。
义忠亲王完蛋之后,安泰帝作为曾经的“亲密战友”,很快成功接下大部分“遗产”,实质性获得了武勋的有限支持,所以他在后来的执政中放弃十二侯中已经废掉的六家,当然也放弃叛徒史家,转而拉拢其余五家,最终形成现在的态势。
直到现在为止,四王八公继续“中立”。
虽说还是有些疑点,比如以上信息加起来,也不足以说明贾家完蛋的原因,按理说这类大家族彻底终结,只是一些犯罪之类问题肯定不够,最大的可能性就是站队失误,可现在没有什么需要站队的问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