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州,与苏雕艺人交流之后知晓,范仲淹在治理苏州之后,不仅是苏州宦海的楷模,更是苏州人民心中的公仆。那一次旅途在回海宁时,我在这位千古名仕的雕塑前,深切地为其三鞠躬。
我沿着苏州古城墙左转过桥,在报恩寺(北塔)逗留了一个小时之后,乘公交车去了乌衣巷,在苏州,公交车是有专用车道的,这一项利民级工程做得特别好。
从乌衣巷的朱雀桥一直连续两次向左拐,便进入了苏州苏雕工艺街。
苏州玉雕的历史悠久,可追溯至五六千年前的良渚文化时期。据宋代范成大所修的《吴郡志》载,早在唐、五代时期,苏州就有琢玉的工厂和名艺人了。明代《天工开物》一书,盛赞过苏州玉工:“良玉虽集京师,工妙则推苏郡。”可见,苏州的玉雕在明代即以其精细、灵巧名闻全国。当时苏州的雕玉艺人被称作“鬼斧神工”,曾琢玉水仙,玲珑奇巧;明代《徐文长集》中有题水仙诗五首,有“昆吾峰尽终难似,愁煞苏州陆子刚”之句。
溯至清代,天山南北交通无阻,玉材来源增多,玉器生产更加成熟。至道光间可谓全盛期。当时从专诸巷、天库前、周王弄直到王抠密巷、石塔巷、回龙阁,几乎比户可闻沙沙的琢玉声。据统计全城有200多家琢玉工场,艺人近千人。乾隆年间,苏州琢玉作坊已达千户,而闯门吊桥两侧的玉市更是鳞次栉比。乾隆帝曾赞曰:“相质制器施琢剖,专诸巷益出妙手。”当时琢玉行会就设在周王庙,每年阴历九月十三至十六,全城大小近千家玉器作坊都要拿自己的玉雕作为祭祀的供品去陈列。
古老的民间艺术,苏州玉雕的艺术特色体现为:“空灵”、“飘逸”、“细腻”、“精巧”。其中,“空灵”是指疏密、虚实得当。“飘逸”是指线条流畅,给人以清新雅致之感。“细腻”是指工艺精致,注重细节。“精巧”是指构思巧妙,令人叫绝。苏州玉雕尤以中小件着称,其“小”“巧”“灵\"“精”。
苏州玉雕虽以中小件为主,多制作炉瓶、鸟兽等陈设摆件和佩、坠、环、簪、镯等挂饰件。制作时往往采用白玉、翡翠等名贵材料,工艺精巧,手法洗练,题材内容十分丰富。玉雕制作一般要经过选料、开料、设计、雕刻、抛光等多道工序,讲究因材施艺,边设计边雕刻制作,特别是巧妙利用材质天然颜色的“巧雕”,全靠艺人匠心所致。较后的抛光可以保持雕刻的原汁原味,使玉质更加温润可人,细部刻画更加精致细腻。
而苏雕,最喜和田玉,而近年,随着和田玉的逐渐稀缺,极品黄腊石雕料也逐渐被推上市场。
我来苏州的目的,主要是了解、学习与考察苏雕市场以及原石市场。
在这里,一件好的雕件,是按克与玉石等价计算工钱的。例如一块和田玉籽料,雕刻成玄武之后重两百克,而和田玉籽料的克价是三百元计价,而雕刻所产生的费用为六万元。
苏雕,真乃富者消费的天堂,穷人望而止步兴叹之地。
苏州不仅玉雕是奢侈品,苏州园林、苏州的景色更是迷人。
苏州古典园林溯源于春秋,发展于晋唐,繁荣于两宋,全盛于明清。苏州素有“园林之城”的美誉。
苏州古典园林宅园合一,可赏,可游,可居。这种建筑形态的形成,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风光的城市中,人类依恋自然、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环境的一种创造。苏州古典园林所蕴涵的中华哲学、历史、人文习俗是江南人文历史传统、地方风俗的一种象征和浓缩,展现了中国文化的精华,在世界造园史上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和重大的艺术价值。苏州古典园林被誉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是中华园林文化的翘楚和骄傲。
其中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沧浪亭、狮子林、耦园、艺圃、退思园等作为苏州古典园林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苏州的造园家运用独特的造园手法,在有限的空间里,通过叠山理水,栽植花木,配置园林建筑,并用大量的匾额、楹联、书画、雕刻、碑石、家具陈设和各式摆件等来反映古代哲理观念、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从而形成充满诗情画意的文人写意山水园林。
苏州古典园林是文化意蕴深厚的“文人写意山水园”。其建筑布局、结构、造型及风格,都巧妙地运用了对比、衬托、对景、借景以及尺度变换、层次配合和小中见大、以少胜多等种种造园艺术技巧和手法,将亭、台、楼、阁、泉、石、花、木组合在一起,在城市中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的居住环境。构成了苏州古典园林的总体特色。苏州古典园林占地面积小,采用变换无穷、不拘一格的艺术手法,以中国山水花鸟的情趣,寓唐诗宋词的意境,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假山、树木,安排亭台楼阁、池塘小桥,使苏州古典园林以景取胜,景因园异,给人以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使人“不出城廓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得林泉之趣”,达到“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艺术境地。
我在玉雕市场溜达一天之后,当晚去了金鸡湖畔,进入了网上预订的宾馆休息,第二日沿京杭大运河,去了寒山寺,又步行至太湖畔转悠到了下午三点钟,又乘公共汽车赶到苏州站,坐上了返回海宁的火车。
在在高铁上,我思潮起伏,写了一首七律《访苏州》——
一碗碧螺春正好,金鸡湖岸故居寻。寒山寺外乌蓬失,朱雀桥边稠雨霪。熠熠虎丘泉远语,浮浮高铁逐苏音。此程此别莫相问,哪缕乡愁不寸心?
226
天净沙 流浪人
大地一片青苍。务工心系家乡。岁尾无端悚徨。浮萍无向。待东风雁徒伤。
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的园林、杭州的西湖不仅景色美,主要的是文化厚重。多年以前就很想去走走,沾一些那里的文化气儿。
说起文化气儿,通俗一点,就是世人对文化的悟性与其展示的形貌式。现在的经济社会,富贾官胄沾上叫——染贵气儿,文化人沾上叫——书香气儿,贫下工农、也就是现在的弱势群体沾上了叫——穷酸味儿。
很小的时侯,春节家里贴对联,买市场上卖的印刷品,又便宜又好看。但父亲非要买墨汁儿、买红纸自己写。不仅费时费工,还吆喝着我帮忙扶着、牵着。说家里是书香门第,太爷还做过从六品官,染染书香气儿。直至后来走上务工之路,方知父亲的良苦用心。
虽辍学务工,从小染了点书香味儿,时常舞文弄墨,社会上有些人当面见了,说还有些文化气儿,但转过身去,立即就戳脊梁骨——满身穷酸味儿。想想,这些市井炎凉之众,当文化人说他们身上全是铜臭味儿时,却有着异曲同工的味儿了。
这穷酸味儿染上便是若干年,出身又是农民,形势所迫便随了务工大潮,回乡创业又相继失败负债,这穷酸味儿便越来越浓。